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1日 · 近五十年來,全球登革熱發生率大幅度上升,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約3億9,000萬人感染登革熱,約50萬人因罹患重症登革熱需住院治療,其中2.5%死亡 ,以中南美洲、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區影響最為嚴重。. 東南亞多數國家疫情流行高峰期集中於五 ...

  2. 2023年8月1日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衛教資訊表示,登革熱又稱為「天狗熱」或「斷骨熱」,經常藉由病媒蚊叮咬而進行傳播,一旦染症,有可能發生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酸痛等症狀。 傳染途徑則包括蚊蟲叮咬和母子垂直感染,若胎兒在懷孕期間遭受感染,就有可能造成早產、出生體重過低,甚至死亡;同時,由於病媒蚊傳播無對象之選擇性,一旦當登革熱病毒進入社區後,不分老幼,居民皆有被叮咬而染疫的風險。 雖然染疫人數創新高,不過登革熱也並非僅發生在臺灣,世界衛生組織就在2023年發布的資訊說明,根據模型估算顯示,每年有39億人面臨登革熱病毒感染風險,其中3.9億人染有登革熱病毒,9,600萬例有臨床症狀;此類病毒目前流行於非洲、美洲、東地中海、東南亞等地區,而光是亞洲案例就佔了全球70%。

  3. 2020年5月1日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夏季與梅雨季之後爆發登革熱的機會,與五十年前相比高出了30倍之多。 根據「未來地球」智庫研究,預計到二 五 年,氣候變遷與二氧化碳的濃度上升,將導致魚類群種的減少,全世界蛋白質供應將因此減少20%,10%的人面臨營養 ...

  4. 2022年4月1日 · 臺灣高齡化成因主要來自於3現象,分別是民眾平均壽命延長、生育率下降,以及晚婚、不婚愈趨普遍。 內政部公布的「2020年簡易生命表」指出,臺灣民眾平均壽命從2010年79.2歲增長至81.3歲,顯示在醫療水準提升、運動養生風氣日漸盛行、重視生活品質的環境 ...

  5. 2020年5月1日 · 1. 極端溫度: 極端的溫度會造成當地民眾的就醫與死亡風險提升,主要是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以及生理、代謝與免疫系統的傷害。 幼童、老人、戶外工作者、罹病者、接受藥物治療導致熱調節功能較差者,都是高風險族群,尤其臺灣濕度較高,都市又常見熱島效應,這方面的衝擊恐怕會較其他國家地區來得更高些。 國家發展委員會二 一四年發表《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健康領域行動方案》提及,臺灣整體溫度變化,對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響很。 雖然氣候暖化之下,冬季死亡人數可望降低,但是極端高溫的時間持續增加,依舊會增加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 2.

  6. 2020年6月1日 · 疫情爆發後至今,臺灣的初年度保費相較去年同期下降40%,不少業務人員的績效下滑,以下為業務人員在疫情蔓延時所面臨的4大危機: 危機1. 自身活動量被迫下跌

  7. 2022年10月1日 · 以新加坡為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暴增,2022年上半年突破萬人,已是去年一整年的2倍,其中10%的人需要住院治療,而近期高雄也陸續出現本土登革熱疫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