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英語: Pak Yin ,1920年—1987年5月6日),原名 陳玉屏 , 廣東 惠州 人,是 香港 1950年代至1960年代粵語片女演員,人稱 扁姐 或 扁姨 ,有「 華南影后 」的美譽。. 白燕精於演繹不幸女性及賢妻良母,形象鮮明,端莊嫻淑,故事寫實。. 幕前對手有著名小生 ...

  2. 白燕于1938年结婚,第一任丈夫是梁伟民,他们因为拍《战士情花》而认识(梁伟民是片中的男主角,此片也是他投资拍摄),但这段婚姻维持甚短,两年后便离婚。

  3. #舉殯. 33年前的今天是白燕舉殯的日子, 喪禮於香港殯儀館以天主教形式舉行, 報導指當年有數百影迷送別, 而當年到場致祭的圈中人亦有些巳不在了。 一代影后, 化為輕煙... 1987/05/11 #白燕 #粵語長片 #舉殯.

  4. 2022年4月14日 · 1997年4月14日震驚社會的白曉燕命案,至今已滿25年,主嫌陳進興、高天民、林春生三人,不僅犯下擄人勒贖並撕票的重大罪刑,逃亡期間,陳進興 ...

  5. 2017年6月23日 · 白燕在普羅觀眾心目中的形象比較刻板單一,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七十年代以降香港觀眾接觸白燕中晚期(約五十年代中至六十年代初)作品的機會較多,這段時期——特別是六十年代——白燕的角色的確甚少偏離慈母或可憐媳婦的定型。 粵語片在電視台——相信有不少觀眾都是在這裏接觸到大量的粵語片——放送的時候,也是以五十年代中以後的作品為主。 戰前的作品固然有十之八九都已散失,即使是戰後頭六、七年的粵語片,能再有機會作公開放映或於電視放送的仍屬少數。 比方說《血染杜鵑紅》,有一段時間它曾經「失傳」,以致八十年代的評者在講及李晨風與文藝片時都無法討論這部傑出的作品。 然後應該直到2000年以後的時間,才找到了《血染杜鵑紅》的拷貝( 另一方面,《血染杜鵑紅》在某個時候其實曾於亞視放送),讓觀眾與評者有機會賞析此作。

  6. 白燕 ( 1920年 — 1987年 5月6號 ),原名 陳玉屏 , 廣東 惠州 人,係 香港 1950年代到1960年代嘅粵語片女演員,人稱 扁姐 ,有「華南影后」嘅美譽。. 白燕擅長做慘情嘅女人,同埋賢妻良母,形象鮮明,端莊嫻淑,故事寫實。. 幕前對手有著名嘅小生有 吳楚帆 ...

  7. 本刊接獲消息後,馬上和白燕的女兒盧國珮取得聯絡,了解一下白燕的真正死因。 記者: 扁姨是因為什麼病去世的? 盧國珮: 心臟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