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造成岡上肌斷裂的成因主要有兩種:一為意外受傷 (例如跌傷)、另一種為重覆性勞損 (多為長時間重覆將手臂舉高過肩的動作)。 通常岡上肌斷裂的症狀包括: 1. 睡眠時感到痛楚並難於躺在或壓著受影響肩膊。 2. 手臂側舉時感覺痛楚無力。 3. 肩膊活動時出現聲響。 4. 日常活動例如梭理頭髮或伸手摸背脊等受到限制。 在確診前,醫護人員先要排除其它可造成肩膊痛楚的疾病,例如頸椎病等。 之後醫護人員會檢查受影響肩膊的活動能力,尤其是注意肩胛骨跟上臂骨之間的活動比例。 有效的臨床檢驗方法為Empty-Can Test及Full-Can Test。 兩種檢驗方法都是讓患者將手臂水平伸直向前45度,然後測試及跟另一邊手臂比較力量。 進行Empty-Can Test時,患者要將姆指向下 (圖1 → 2)。

  2. 4 天前 ·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3. [2013-07-08] 明醫網 > 明人專欄. 量度血壓時通常記錄兩個數目,較大的數目是「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量度心臟收縮(systole)將血輸出時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而較小的數目是「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量度心臟舒張(diastole)血液流返心臟時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 在一日的不同時間,血壓是會波動的,所以,單一個血壓讀數並不能診斷為高血壓,醫生在不同的日子多次量度血壓後發覺患者的血壓持續升高才會確診高血壓,通常收縮壓(俗稱上壓)和舒張壓(俗稱下壓)是一齊昇或降,尤其是青年和中年人。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21日 · 運動解說. 開始時,以單手撐起身軀,前後腳放凌空抬起身軀成一直線,保持平穩;腰部、臀部別墮下,另一隻手舉高揮動Flexi-bar。 過程需注意收腹、手臂垂直,每邊手做45秒至一分鐘。 此動作有效鍛鍊全身及核心肌肉,更有效改善平衡。 此動作有助收緊手臂bye bye肉。 開始時,前後腳站立,雙手放後,垂直手臂,握實棒身中央位置,手腕骨保持自然弧度,開始揮動Flexi-bar。 過程收緊腹部,放鬆肩膀,固定手臂、手肘及肩膀(別晃動手臂),只用手腕陰力震動棒身。 此動作做45秒至一分鐘。 揮動Flexi-bar時,手臂伸直,手腕骨需維持自然弧度,別過分屈曲或彎下,固定手腕及手肘關節,若需曲臂,則要保持微曲,固定關節,「唔好又曲又直」,否則很難令棒身震動。 相關文章.

  6. [2019-06-26] 明醫網 > 郭詠觀醫生. 互聯網和社交平台流傳以下訊息:「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齡的增加適當放寬標準,60歲以上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6.5 左右,70 歲以上控制7.5 左右,80 歲以上大多時間不超過8.0,偶爾在8.5 左右就可以了,老年人低血糖危害更可怕。 ( 甲) 確診糖尿病. 雖然名為糖尿病,但診斷是不是患上糖尿病需要驗血檢查,加拿大糖尿病協會 (Diabetes Canada) 於2018 年發出指引,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標準,就被診斷為患上糖尿病: ( 一) 「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 簡稱FPG,最少八個小時沒有進食含熱量的飲食):超過7.0 度 (mmol/L);或.

  7. 2023年4月13日 · Informa神秘殺人事件改編自沖田臥龍的同名小說擅寫政治演藝界及黑社會題材故事的他還兼任監製絕對零度酒井雅秋編劇、《餘命10年藤井道人執導藤井舊作新聞記者曾奪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電影他談到執導Informa原因,「現在資訊爆炸愈來愈難分辨什麼是事實。 當隱藏的情報愈多,人們愈想知道真相。 如果可以操縱情報,人們會如何呢? 此劇講述周刊記者三島寬治 (佐野玲於飾)對新聞充滿熱忱,可惜只負責捕捉名人八封醜聞,每日過着行屍走肉的生活。 總編輯長澤明日香 (Megumi飾)委派他找木原慶次郎 (桐谷健太飾)取材。 木原曾是黑幫「二代目西宮會」話事人之一,現時為線人,掌握黑社會、政界、演藝圈各種情報。

  8. 2024年5月21日 · [2015-01-05] 明醫網 > 明人專欄.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簡稱BPPV)是眩暈最常見的一種。 患者感覺得自己在旋轉、或週圍的環境在旋轉,通常都是短暫發作,程度分輕微至嚴重。 因頭部姿勢的轉變而誘發症狀:例如抬頭或低頭、躺下、翻身或坐起來。 當站起來或走路時可能感覺得不平衡,雖然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症狀令人煩擾,通常都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會增加跌倒的風險,醫生能給予有效的治療方法。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簡稱BPPV)是眩暈最常見的一種。 患者感覺得自己在旋轉、或週圍的環境在旋轉,通常都是短暫發作,程度分輕微至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