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1日 · 2607. 每當電視新聞報導殺人事件時,總會令民眾感覺到:這個社會,原來並不安全。 從多年前的「捷運隨機殺人」到不久前的「鐵路警察遇刺」等事件,都讓人惶惶不安,生怕案件就發生在自己身邊。 根據警政署統計,二 一七年臺灣蓄意殺人案件共計399件,其中25件是往年發生今年發現的補報案,死亡人數565人,平均每天有1.55個人遭到蓄意殺害,雖然與二十年前相比死亡人數已經少了許多,卻依然令人心驚。 放眼國外,殺人案件的數量同樣不少,公認治安優良的日本在二 一八年殺人案件共計915起,其中大阪就占了114起,東京都則以91起位列第二。

  2. 2018年3月21日 · 姑且不論各人臨終之驚怖疑惑,但看親眷家屬的悲痛無助,便能心生憐憫和哀愁甚至啟示。. 學會死亡,能懂得生命意義;超越死亡,能印證生命價值!. 保險與生死的相關意義一直是從出生延續到終老,保險的最大功能是保障您及您最愛的家人,在您離開的時候 ...

  3. 2020年10月1日 · 8月28日一早,知名的健身教練兼直播主「館長」陳之漢,傳出凌晨在自家健身房門口遭到槍擊,歹徒開了3槍,導致陳之漢手腳中彈,緊急送醫治療,手術進行了7個多小時,幸好一切順利。 臺灣其實是治安相當良好的國家,但即使是再和平的地方,一些無妄之災依然難免,有時甚至只是喝醉時的幾句口角,就可能帶來生死之禍。 根據警政署統計,2019年刑事案件發生數量總計26萬8,349件,其中暴力犯罪共計859件,包含殺人案302件。 只看這數字好像不多,但與此同時,一般傷害事件就有1萬3,193件,公共危險罪5萬9,876件,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也有1,475件,可見危機一直都在我們身邊潛伏著,不能輕忽大意。

  4. 2023年8月1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共有15萬7,267人,占總死亡人數75.5%。 與2021年相比,癌症及心臟疾病仍高居前2名,值得注意的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首度列入十大死因當中,由2021年的第19名,上升至第3名,死亡人數年增率為1,536.9%。 2022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共計1萬4,667人,年齡主要分布於65歲以上,占比超過85%,死亡年齡的中位數為82歲。

  5. 2018年10月1日 · 1530. 近半年來臺灣發生多起震驚社會的重大刑案,經媒體的多方報導,不免令民眾對於人身安全或居住安全感到惶惶不安,更喚醒了對這幾年重大社會案件的記憶。 如二 一四年的捷運隨機殺人案、二 一六年北市內湖的隨機殺害女童案等。 「到底臺灣的治安真的好嗎? 」相信這是許多民眾心中的問號。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資料顯示,二 一七年全臺灣共發生29萬3,453件刑事案件,其中各類別案件以公共危險案6萬7,000件最多(酒後駕車占90.8%),其次為毒品案5萬9,000件、竊盜案5萬1,000件、詐欺案2萬3,000件,4類別合計占全年度刑案總件數的7成。 至於最讓民眾感受到危機感的暴力犯罪(包含故意殺人、強盜、搶奪、重傷害及強制性交等)有1,261件,僅占刑案總數的0.4%。

  6. 2023年3月1日 · 0. 402. 相信每個人一定都有看過「吸菸有害健康」或者是「未滿18歲不得吸菸」的示標語,這類的標語目的在於勸導民眾遠離菸品、提醒民眾菸品對健康所帶來的危害。 事實上,自從臺灣實施菸害防制法以來,加上各項健康政策的推動,成年人吸菸率已有顯著下滑。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臺灣成年人吸菸率為13.1%,對比2008年的21.9%,降幅達40.2%;在兩性吸菸率方面,2020年臺灣男性的吸菸率,以46~50歲年齡層為最高(39.7%),再來是51~55歲(34.8%)、41~45歲(34.0%)的年齡族群;女性吸菸率方面,則以21~25歲年齡層為最高(7.5%)。

  7. 2019年9月1日 · 872. 保險業務新人進入團隊,即使再有雄心壯志,也難免要面對3大難關:1.無法融入團隊,2.家人不支持,3.直屬基層主管的不作為。. 或許並非每一個人都會遭遇到,但這些難關確實澆滅了許多新人的熱情,就此折戟沉沙,那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到底團隊主管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