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違例商戶最高可以被定罪,並罰款20萬元

      • 從4月1日開始,無論你在任何貨品零售點購物,只要你購買的物品不符合豁免膠袋費用的範圍,就要支付每個膠袋至少5毫的費用。 不要以為你同樓下士多老闆娘認識廿年,可以叫對方比多幾個膠袋,實情在膠袋收費計劃下,消費者雖不用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但違例商戶最高可以被定罪,並罰款20萬元
      topick.hket.com/article/578431/膠袋徵費終極指南 一張圖明白晒!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27日 · 政府亦之前亦公佈了在4月1日各區14處試行垃圾徵的地點詳情,本文整合了垃圾徵費3大收費重點、購買膠袋途徑、罰款、豁免方法、14個試點等詳情,大...

    • 膠袋徵費 壞處1
    • 膠袋徵費 壞處2
    • 膠袋徵費 壞處3
    • 膠袋徵費 壞處4
    • 膠袋徵費 壞處5
    • 首階段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2009年7月7日-2015年3月31日)
    • 全面推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 (2015年4月1日-2022年12月30日)
    • 現行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 (2022年12月31日 –)
    • 參考資料

    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計劃)首階段於2009年7月7日實施,涵蓋3,000多個主要為大型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及健康護理和化妝品店的零售點。來自受規管店舖零售類別的膠袋棄置量由首階段計劃實施前(2009年年中)的約6.6億個減至首階段計劃實施一年後(2010年年中)1.5億個,減幅非常顯著。 儘管首階段計劃初步取得成功,但其涵蓋範圍有限,在受規管的零售界別以外的零售類別內,膠袋的堆填區棄置量仍有上升。在2011年5月,政府就應否及如何擴大膠袋徵費計劃,展開了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整體而言,社會大眾支持擴大計劃的涵蓋範圍至整個零售業界,以進一步處理香港過量使用塑膠購物袋的問題。政府於2013年5月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經審議後,立法會於2014年3月通過《2014...

    計劃自2015年4月1日在整個零售業界全面推行。相對首階段,已全面推行的計劃有以下主要特點: 1. 在全港所有零售點禁止免費派發塑膠購物袋 2. 除豁免情況外,商戶派發膠袋每個須收費至少五毫 3. 因食物衞生理由使用塑膠購物袋可獲豁免收費 4. 所有膠袋,包括平頭膠袋須要收費 5. 由商戶保留膠袋收費 政府於2021年邀請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就管制即棄塑膠進行公眾參與。委員會其後於2022年4月提出了24項建議,當中包括12項有關優化計劃的建議。政府接納委員會的建議並審視了計劃的實際運作情況,建議推展優化措施。有關優化措施的附屬法例已於2022年10月19日立法會會議上獲得通過。

    為維持計劃的成效,政府於2022年12月31日起推行優化措施,包括: 1. 每個塑膠購物袋的收費由現時最低五角提高至最低一元; 2. 取消現時對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的塑膠購物袋的豁免;以及 3. 收緊有關食品的豁免:只有購買沒有包裝或並非完全載於任何包裝的食品,或購買以非氣密包裝的餐飲外賣,才可獲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並以每單一交易一個免費袋為基本原則。(如首個免費膠袋未能盛載所有食品、只用一個膠袋可能會令膠袋破損,或把多種食品放在同一免費膠袋會令食品的品質受損,則可額外提供一個或多個免費膠袋。) 實施詳情請按此處。

  3. 2015年3月31日 · 《經濟日報》調查發現,商戶膠袋徵費水平不一,大部分均指每個膠袋收費5毫,但有商戶收費逾5毫,包括周大福收1元,榮華最多收3元,而海洋公園更最高收5元。 3. 膠袋費是否上繳政府? 商戶收取膠袋費用後可自行保留,毋須上繳政府。 4.

  4. 2022年8月15日 · 事實上,透過電子支付平台收取膠袋徵費的最大優點,是讓特區政府能在更短時間內知悉徵費調整後,全港各區在減少使用膠袋方面有多少成效(到時不妨留意高舉「以鼓勵為本」減廢的議員之所屬選區到底有何成績),也就是把大數據運算引入這範疇 ...

  5. 膠袋收費旨在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市民減少使用膠袋。因此,零售商在出售貨品、推廣貨品或在其他與貨品的出售有關連的情況下,應主動減少派發膠袋。如顧客堅持索取膠袋,零售商應根據法例收費。

  6. 2021年9月29日 · 現行膠袋徵費成效低 促政府儘快檢討及推廣環保習慣. Posted on 29 September 2021. 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自2015年全面實施膠袋收費計劃以來,膠袋棄置量每年遞增,到2019年才稍為回落至40.7億個,但仍高於2015年的39.3億個,而每日人均棄置的膠袋數目則一直維持約1.6個 ...

  7. 2015年3月31日 · 膠袋徵費的原意,是要減少垃圾,尤其是濫用膠袋造成的環境災難,令市自備環保袋購物。 但過去數年,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方法有點治標不治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