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屋苑概要. 屋苑共有12座樓宇在1980年落成屬於居者有其屋計劃第1期是香港早期的居屋屋苑之一。. 屋苑所有單位均毋需 補地價 ,而且一律均可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與私人屋苑無異。. 它前身是 何文田 平房區 保民村,更前身為 寮屋區 及戰前興建 ...

  2. 概述. 計劃原意是為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私人樓宇以外的 自置居所 選擇。 亦可讓收入相對較高之出租公屋住戶(公屋富戶)加快騰出出租公屋單位,供有需要的人入住。 香港另一主要資助房屋機構 香港房屋協會 也有類似的資助房屋發展計劃,名為 住宅發售計劃 (Flat For Sale Scheme) [1] ,此計劃從2012年起改名為資助出售房屋計劃,轉售限制、發售模式和售價與居屋類同,計劃下的項目很多時會連同某幾期的居屋一併出售或獨立出售(若與居屋一併出售,將由房委會統一收集申請及本票)。 居屋是資助公共房屋,業主若要直接出售、出租或 加按 套現,需要先 補地價 ;如果業主有財政困難需要 按揭 周轉,可考慮房委會/房屋署的「重新按揭」(加按)計劃。 歷史.

  3. 香港資助出售房屋列表. 香港居屋屋苑列表. 香港資助出售房屋 指的是 香港 政府 、 公營機構 或 非牟利機構 以低於 市值 的價格,並 扣除地價 後售予市民的 公共房屋 單位,在發售前後設有入息、資產及轉讓限制。 截至2024年5月為止,香港共有 253個 資助房屋屋苑。 據 房屋局 定義 [1] ,現時已推出的資助出售房屋,包括以下三間機構: 香港房屋委員會 (簡稱房委會): 居者有其屋計劃 (簡稱居屋,包括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2023年及以後發展的屋苑改稱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樂建居」)、 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計劃 、 可租可買計劃 、 重建置業計劃 )

  4. 葵康苑 (英語: Kwai Hong Court ),是由 香港房屋委員會 發展的 居者有其屋 屋苑 [2] [3] ,位於 香港 新界 葵涌 葵盛圍及大窩口道交匯處(葵涌市地段420號),東面是 新葵興花園 以及 港鐵 葵興站 。 屋苑於1992年12月第14期丙居屋計劃發售在1993年落成。 工程項目合約總值約為1億7仟多萬港元 [4] 。 屋苑由關永康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鴻運建築有限公司承建 [5] ,屋苑曾經是 康業服務有限公司 管理,直到2023年6月轉由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 屋苑資料. 設計與結構. 屋苑共有2座38層高的住宅及1座停車場 [6] ,停車場上蓋為平台花園,設有通道與住宅樓宇相連。 全苑共有701個單位,

  5. 夾心階層住屋計劃 (英語: Sandwich Class Housing Scheme, SCHS ),是1990年代由 香港政府 委託 香港房屋協會 興建的出售資助房屋,購入單位有五年轉售限制。 計劃於1993年推出 [1] ,原為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物業,又超出申請 居者有其屋 及公共屋邨資格的 中產 市民(俗稱「夾心階層」)解決住屋問題。 全家入息介乎港幣20,001至40,000元就符合資格 [1] 。 計劃推行前,曾經稱為「 三文治 階層住屋計劃」(直譯自其英文名稱)。 此計劃中興建的屋苑稱為 夾心階層住屋屋苑 ,簡稱 夾屋 , 市場定位 及售價均較居屋為高,但比私人樓宇低。 此計劃的首個項目於1995年建成,是位於 青衣 宏福花園 。

  6. 香港房屋協會 (英語: Hong Kong Housing Society ;簡稱 房協 和 HKHS ),成立於1948年,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及 非牟利機構 ,並於1951年根據香港法例第1059章 《香港房屋協會法團條例》成為 法定機構 [1] 。. 根據《 稅務條例 》第88條獲豁免繳納 香港稅項 。. 是香港三 ...

  7. 居屋 屋苑一樣於此計劃出售的單位為受資助的 公營房屋 」,買賣及 按揭 均有若干限制例如在自由市場放售需要 補地價而在業主日後再申請資助房屋資格方面出售年期未滿十年且未補地價及符合其他要求的租置公屋業主可以循白表以整個家庭為單位申請自2019年起推出的居屋但必須在居屋正式買賣合約簽訂後三個月如情況不許可則延至六個月將原來持有的單位在居屋第二市場出售然後才能辦理其後轉易及交樓手續 [13] 。 然而,若透過「綠置居2020/21」及以後推出的資助房屋計劃購入任何租置單位,業主日後不得再申請任何資助房屋計劃。 出售公屋計劃屋邨 [ 編輯] 1991年 [ 編輯] 大坑東邨 (東成、東海及東輝樓) 翠屏北邨 (翠榕樓) 博康邨 (博泰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