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運動健康 相關

    廣告
  2. 【全港首個奶龍跑】經推廣碼「NLRUN」登記成為新會員,即有機會獲港幣$49 DECATHLON電子現金券! 親朋好友齊齊玩,齊齊儲幣集氣換取心頭好!獎賞種類包羅萬有!立即登記,免費下載!

    • 天天加動能

      選擇完成各種簡單身心靈任務,

      每日累積動能,與好友一起抵達終點!

    • 獎賞零消費

      無需消費,用一〇幣兌換電子消費券,

      與好友齊齊儲幣集氣換取心頭好!

    • 分享一〇幣

      打開寶箱即有機會獲得一〇幣,

      更可與好友互相分享一〇幣!

    • 立即登記 免費下載

      登記成為會員,免費下載及啟動

      「大家減齡」獎賞程式,率先體驗!

    • 家族大召集

      加入親朋好友,每月減齡路上並肩而行

      隨時提醒好友郁一郁!

    • 保費支付劵

      扣減中銀人壽指定保險計劃的保費,

      每年最高可節省保費達港幣5,000元!

搜尋結果

    • 有關運動的真相。多年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缺乏運動的人只要經常進行適量運動,也可改善健康狀況。不須從事劇烈運動也可促進健康。增加運動量(持續時間、次數或劇烈程度)會對健康有更大益處。
    • 經常運動的確實益處。在每星期大多數日子抽空做適量運動,並且持之以恆,可在以下各方面改善健康狀況:延年益壽。減低死於心臟病的機會。減低患上糖尿病的機會。
    • 運動在香港的普及程度。缺乏運動的情況在香港十分普遍。本港超過一半的人口並非經常運動。衞生署於2007年4月進行的「行為風險因素調查」顯示於調查前一星期,超過一半( 56.4% ) 18 - 64歲人士沒有進行任何最少十分鐘的中度劇烈運動及只有約三分之一( 34.7% )曾進行任何形式的劇烈運動。
    • 缺乏運動對公眾健康的影響。缺乏運動是多種疾病的其中一個主要高危因素,包括心臟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部分癌症及肥胖。在2007年,本港有:6 373人死於心臟病;及。
  1. Written by Alex. 規律的運動習慣對於生理與心理健康都有非常直接的正向影響但是運動好處到底有多少接下來的說明讓你一次了解! 專家都推崇「運動的5大好處」 1.促進身體健康. 預防失智症. 當年齡增長、邁入中老年,人體內的海馬迴(Hippocampus,負責記憶和空間定位的作用)就會開始萎縮退化,此時記憶力就會下降,並提高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運動有益活化腦力,讓海馬迴增厚進而延緩失智症狀。 而「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建議盡早養成運動的習慣,而非等失智症狀開始出現了才開始運動。 改善預防骨質疏鬆.

  2. 適量運動和健康飲食的益處. 除引致肥胖外,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或營養不良均可增加患上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和某些癌症的風險。 適量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減低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亦有助保持理想體重和紓緩壓力均衡飲食亦為健康帶來不少益處例如多進食新鮮的蔬果有助於預防患上某些種類的癌症更多有關運動的益處 運動知多少 更多有關健康飲食的益處. 怎樣才算適量運動? 研究顯示,即使每天只進行30分鐘的運動,對健康已有莫大裨益。 你毋須一次過完成半小時的運動。 如有需要更可分為三次,每次進行10分鐘。 何不好好把握運動的每個機會? 不同年齡人士的運動貼士. 怎樣改善我的飲食習慣? 最佳辦法是按食物金字塔的比例來進食,你便能從飲食中攝取均衡的營養,使身體健康,並維持理想的體重。

    • 運動幫助减肥。許多缺乏運動的人剛好也是肥胖或過重的族群(點我計算 BMI),也不少民眾可能認為:「少吃就能夠減肥了,為什麼要運動,搞得自己這麼累呢?」
    • 改善情緒。運動會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Endorphin),讓人感到放鬆和開心,而規律性的運動除了可以 減輕壓力 還能幫助提升 自信心。研究證實,運動可減輕憂鬱症(Depression,也稱抑鬱症)和焦慮症(Anxiety syndrome)患者的症狀,該研究針對一群健康男女,在規律運動一陣子後,分成「繼續運動」和「停止運動」兩組,兩週後「停止運動」組的人,較容易有負面情緒。
    • 提升睡眠品質。規律運動能幫助更快入睡,且睡得更熟。一項研究發現,每週做 150 分鐘的中至強度運動,可以讓睡眠品質提高 65%。另一項研究表示,連續 16 週做運動,提高了受試者的睡眠品質,並幫助 失眠 者更早入眠,睡得更久,而且白天感覺更有活力。
    • 改善膚況。過度運動會讓體內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可能會造成身體的氧化,並影響膚質。但若規律並適度地運動,則能促使身體產生天然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保護體內細胞。
    • 引言
    • 體能活動與熱量消耗
    • 體質指數
    • 自覺竭力程度評分方法
    • 體能活動量的指引
    • 注意事項

    根據「全港社區體質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各年齡層大部分體質參數較十年前同類測試的結果有所改進,反映市民對健康日益關注;但結果亦指出超過半數的市民日常體能活動未達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指標。 體能活動對健康有莫大益處,體能活動量愈高,體質便愈理想;相反,體能活動量不足,體質會隨着年紀增長轉差。體能活動有助降低患上一系列非傳染病風險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中風、部分癌症(例如大腸癌)和抑鬱症。 要保持身體健康,應把體能活動融入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我們可以善用日常機會多做運動,例如多步行、行樓梯、做家務、或早一點起床、利用午膳或晚飯前的時間做運動。能強身健體之餘,也有助提高工作效率,令生活更添姿采。

    研究顯示,運動無須劇烈,中等強度(令人輕微流汗,心跳和呼吸稍為加快)的運動已能促進健康。 身體的熱量消耗會因應活動的劇烈程度、時間長短和個人因素而有所不同。 計算熱量消耗的方程式如下: 體重(公斤)x活動時間(小時)x代謝等值(MET) 舉例:一名體重60公斤人士,透過急步走30分鐘所消耗的熱量為: 60公斤x 0.5小時x 4.3 METs = 129千卡 下表載列不同活動所消耗的熱量 (以活動30分鐘計算):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實際消耗的熱量亦同時取決於活動劇烈程度和時間長短、以及個人體能、技術水平、性別、年齡及體重等因素。) *代謝等值(Metabolic Equivalent)是體能活動的強度指標。一般而言,低於 3 METs 的活動屬低強度;3至6 METs的活動屬中等強度;高於...

    根據下表,該名男士的體質指數屬於適中。 計算體質指數是評估成人是否過輕或過重的方法之一;但如遇下列情況,則以量度皮下脂肪的方法較為準確: 1. 經常運動的人士,肌肉較多,脂肪卻較少。他們的體重可能超出標準,但仍屬健康; 2. 有些人士並無過重,但肌肉質量可能遠低於標準,而脂肪量卻遠高於正常水平。他們的體重雖然適中,但也屬於肥胖。

    要確保運動安全及其運動量適中,控制運動強度是非常重要的。請緊記,當進行運動時,呼吸會轉為急促,脈搏也會加快,這些生理反應視為運動強度的指標。請參照以下的「自覺竭力程度評分方法」,以評估及控制自己的運動強度。 運動時,可利用自覺竭力程度評分方法,評估及控制運動強度,一般人可把自覺竭力強度定於5至7之間,個人可視乎需要按自己體能情況下調。

    長者(年滿65歲或以上) *: 對於這年齡組別的長者來說,體能活動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及社區內進行的消閒體能活動、交通往來(如步行或踏單車)、職務(若長者仍須工作)、家務雜項、遊戲、競賽、體育或有計劃的運動。 所有健康並沒有體能活動禁忌的65歲以上長者: 1. 長者應定期進行體能活動。 2. 長者應每星期進行最少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150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相等於混合中等和劇烈強度活動模式的時間。 3. 長者還應每星期有兩天或以上,進行中等或更高強度針對所有主要肌肉群的強化肌肉活動。 4. 為提升身體功能和預防跌倒,長者亦應每星期有三天或以上,進行多種著重平衡和力量訓練的中等或更高強度體能活動,作為每星期體能活動的一部分。 5. 要獲得更多健康...

    運動時須注意下列事項: 1. 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運動。 2. 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量力而為。 3. 穿著合適的運動衣服及運動鞋。 4. 循序漸進,由簡單的運動開始。 5. 運動前後做足熱身及緩和運動。 6. 運動時不要閉氣。 7. 運動時如感到不適,可放緩動作或稍作休息;若情況沒有改善,應立即向醫生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士求助。 鳴謝: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 下頁

  3. 甚麼運動可令我身材健碩? 學校內已有體育課時間,我還須要做其他運動嗎? 我一向沒有運動的習慣,如何開始做運動才恰當? 我從事文職工作,有甚麼運動適合我? 有沒有簡單、快捷、方便又有益的運動呢? 有甚麼途徑可以學習正確的運動方法呢? 1. 「體能活動」和「運動」有什麼分別? 「體能活動」指任何由骨骼肌收縮所產生、並能增加能量消耗至高於基本水平的身體活動。 「運動」是體能活動的其中一類,指有計劃、有系統、重複性的身體活動,並以增強或保持體適能為目的。 另一類的體能活動是「非運動性體能活動」,例如站立、往返學校或工作間、做家務或工作等。 頁首. 2. 甚麼運動最有益? 應該因應個人的興趣而選擇運動。 因為若對該項活動無興趣的話,實難以持久參與並養成運動的習慣。

  4. 2021年7月30日 · 健康與健身走步鍛煉未必為人知曉的七大好處 - BBC News 中文. 2021年7月30日. Reuters. 走步可以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益處走步是最簡單易行的一種運動方式特別是在大多數活動受到限制的新冠疫情期間只有外出走步相對自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