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7日 · 行政長官選舉明日(8日)舉行,身兼選委的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認為,候選人李家超政綱中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在土地房屋提速、提效及提量,及提升香港競爭力的大方向屬正路,加上不斷強調「結果為目標」令市民十分受落,期望可以有一個做到實事的 ...

  2. 2021年11月27日 · 立法會選舉下月19日舉行,出戰九龍東直選的工聯會九龍東總幹事鄧家彪今(27日)到秀茂坪召開記者會,發素多項交通政綱及倡議。 爭取重返議會的鄧家

    • 工聯會核心關懷不應變
    • 強調工聯會不一味唱好
    • 歷年選舉走遍各區視歷練
    • 倡退休保障加社會分配元素

    「(年輕人)連個工字都唔認吖嘛,『我都唔係工人』。第二就係,雖然我哋評論話收入好不均,人工唔高,但事實好多年輕人唔會俾工作綑綁自己發展,『我咪唔打(工),咪轉工囉。』」鄧家彪坦言,工人一詞感覺草根,年輕人又不會以僱員自居,所以工聯會的「工」字是否仍受歡迎值得思考,笑言可考慮是否改走黨徽上的齒輪。 話雖如此,鄧家彪始終認為,工聯會的核心關懷不應改變,強調最重要是做到立足社會分配不均,爭取最低工資等。他解釋,雖然現時實際拿取最低工資的僱員很少,但自從落實最低工資保障,即使近兩年本港經濟受疫情及封關打撃,僱員待遇亦比過去改善了不少,「只要有份工,點都保住$37.5」,有別於2003年沙士後工人時薪可能只有11至12元,「做一個鐘連食個早餐都唔得」。

    工聯會另一工作重點是內地關係,是本港少數有內地辦事處的政治組織,「我哋嗰啲故事有血有肉,講緊市民、基層、草根嘅跨境生活需要。」他強調辦事處正是國家所需,故他們要無負市民與國家的信任,將市民面對的實際問題反映。 「整個大灣區發展策略,你唱好啫,政府想咁啫,係咪真係市民受得落呢?空間上有咩落差我哋好關注。」他舉例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共2千名額,目前只有一千多人入職,政府從未公布當中多少人本身無內地關係,或其實是新移民靠計劃回內地工作。他認為工聯會有責任研究,看計劃是否真的成功,強調不會一味唱好。

    「今次第幾次參選呀?」「我都喺度數呀,呢十年真係‥‥‥都幾誇張。」鄧家彪聽後娓娓道出近十年每個舉行選舉的年份,他從未缺席,即使同樣屢敗屢戰的方國珊,今屆終究沒報名。曾兩度參選新東均落敗的鄧家彪坦言,若非家人體諒及支持,在時局一直變化下難以繼續參選,今次希望「屢敗屢戰」就此告終。 上次到新界東參加補選,再之前曾在東涌長期擔任區議員,為何落戶九龍東的選擇或安排?鄧家彪不諱言,「安排」一詞較為關鍵,坦言自己代表工聯會參選,為會方奮鬥,當會方見到哪裡有需要發展,就會調兵遣將派人參選。鄧家彪視之為歷練,自言經過十多年在不同地區、崗位工作,練得一身武功,既然今次獲工聯會安排「接棒」,就要傾盡全力參選。 加入勞工顧問委員會多年,就勞工權益與商界談判,為何不重返勞工界?鄧家彪透露,在工聯會初期商討時,他已示...

    九龍東地區「三座大山」,分別為醫療、交通及貧窮問題。他建議在九龍東增建醫院,參考中大醫院的方式,在公營醫療體系及貴價私家醫院之間提供服務,做到分流效果;在區內屋邨較冷清的商場建立基層健康中心,做好防患未然的工作。 交通方面,鄧家彪重提黃國健倡議的東九龍「過山線」,考慮以輕軌方式連接至九龍灣、在觀塘上山路段引入電動巴士等。扶貧方面,鄧家彪敦促政府正視貧窮問題,要求當局用新策略訂立減貧目標、設立將絕對貧窮劃分的基本需要開支線、以觀塘作試點在地區設立減貧專員,並做好社區托兒服務等。 他認為,香港的退休保障始終有缺憾,即使強積金對沖問題十年後得到解決,強積金本身仍視僱員在退休前的收入而定,沒有社會分配的元素。他建議中央政府考慮推出發展性質的債劵到市場,讓香港市民購買,改善港人退休生活。

  3. 2023年11月24日 · 立法會《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今日(24日)進入第三日,今日早上繼續聚焦民生措施的發言,工聯會鄧家彪指,歡迎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形

  4. 2018年3月10日 · 范國威、鄧家彪、方國珊、黃成智、趙佩玉、陳玉娥......周日便是立法會補選,各區候選人都傾盡全力把握機會拉票。. 今次選舉被外界視為建制泛民的對壘,雙方在新界東、九龍西、港島區以至建測界均出現兩邊陣營對撼的局面。. 其中新界東共有6個參 ...

  5. 2022年4月26日 · 鄧家彪數百字講安老政策 部份議員的留言內容很豐富,例如工聯會九龍東議員鄧家彪就寫了數百字提出香港高齡化的問題,建議成立長者局,統籌各項安老事務,另外又建議除了取消強積金對沖,亦可引入公共年金和具有社會保險性質的養老金。

  6. 《香港01》即時目測點票:香港島區諾軒大戰陳家珮、九龍西姚松炎惡鬥鄭泳舜、新界東范國威鄧家彪方國珊大混戰,以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司馬文大戰謝偉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