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7日 · 百心安專注開發創新介入式心血管裝置,有兩款療法,包括全解支架療法,以及腎神經阻斷療法。 目前,百心安的組合有9款產品,包括核心產品Bioheart及8款在研產品。

  2. 2022年6月14日 · 內銀股一直是長線收息的好選擇,中國銀行是當前六大內銀中股息率最高,以6月13日收市價3.05元計,股息率高達8.9厘。. 中國銀行每年派息比率維持在31-32%,並自2016年以來,每年均能增加派息,因此該行是穩健收息的必然之選。. 業務前景方面,內地疫情受控 ...

  3. 2020年10月27日 · 一隻高息過氣藍籌的轉機:第一太平. 二戰後,商人林紹良因助印尼獨立有功,因此於該國發展順風順水,並成為跨國大亨。. 可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卻成為印尼排華的對象,生意受到重挫。. 因此現時由三兒子林逢生主理的第一太平 (SEHK:142)亦早 ...

  4. 2020年9月6日 · 由於都市人大多飲食不均衡、作息不定時、長期缺乏運動,久而久之便會出現「三高(即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問題,患上或引發危疾機會亦相應增加。

  5. 2022年4月22日 · 實際上,恒指偏軟的主要原因是過去幾日一直寫的A股跌,所以港股受拖累。 A股三大指數由頭跌到尾,上證指數要試3月中低位,深證及創業板指數都尋底。 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出. A股當然是受到疫情及宏觀經濟擔心影響,惟除了內部因素外,全球新興市場都是受到壓力,因為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美滙指數強升至100水平,美國10年期債息又升至近3厘關口。 資金有從新興市場流出壓力。 事實上,不單看人民幣及港滙,日圓滙價近日都大幅貶值,由今年3月115水平跌至128,幅度超過一成。 隨着5月加息力度提高,資金外流的壓力要小心將持續,什至加大。 港股估值雖然已叫低,但短期很難從大潮獨善其身。

  6. 2020年10月14日 ·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指,受疫情影響,機器人輔助手術市場由去年7.1億美元,跌至今年5.7億美元,幅近兩成,因應疫情不少醫院手術延後。 不過有關市場始終回復增長,報告料由今年至2023年,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22%,市場規模於2023年回升至10.3億美元。

  7. 2022年8月8日 · 誠然看法與實況未必一致,不過香港與內地及國際均未有「通關」時間表,無疑為香港於2022下半年經濟表現添上不確定性。 考慮到美國聯儲局於香港時間9月22日才會再公佈議息結果,現時預算加息1/2厘的概率逾八成,即最快約一個半月後香港便進入加息週期,倘若乎合預期,便是自2018年12月後再度加息,因事隔逾三年半,未必會同步加1/2厘,較有可能僅加1/4厘,測試對香港經濟壓力帶來多大影響。 值得留意香港加息不會立即令港匯顯著回升,倘若市場沒有重大提振消息出現,投資者應有8至9月港股仍見「悶局」的心理準備。 作者:聶振邦. 更多內容: 怕港股跌 轉吼港人最熟識的8厘高息股. 三個催化劑應買的確定性高藍籌港股. 美升級猴痘警戒 佈局三隻受惠醫藥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