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0日 · 心理學的「個人韌性」(ego resilience)概念指出如果我們擁有以下的特質我們的個人韌性會比較高當我們遇到困難或逆境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振作起來亦能夠更快重建正常的生活。 面對疫情帶來的新常態,我們的「個人韌性」有多少呢? 你可參考以下五項特質,看看自己具備了多少項? 性格外向的(extrovert) 隨和的(agreeable) 勤奮和負責任的(conscientious) 情緒穩定的(Emotionally Stable) 態度開放的(Openness) 經歷整整一年的抗疫,相信大家都期待著疫情過去,希望能早日回復從前的生活模式。

  2. 2021年5月26日 · 因此,教研中心將舉辦兩場《預防及應對災難之「Fact Check你要識!. 」》網上講座,旨在分享事實查證的態度與技巧,加強各界人士分析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所有參與者將獲頒出席證書一張,而每場首100名於出席網上講座後填妥「會後網上意見表」的參與者更 ...

  3. 本課程從公共衞生觀點出發,概述與災難及健康有關的議題,並介紹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健康影響、支援社區防備災難應變、政策制訂與實行的重要概念。 課程內容. 目標學員. 課程目標. 課堂. 評核. Tags: free. trainingcert. trainingCMECPD. CUHKCCOUC. elearning. climatechange. (本課程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CCOUC災害及人道教援研究所英凝教授及其研究與技術團隊發展及開辦,部分內容根據教授及哈佛大學研究項目的相關教學材料而訂。 ) 註: 1) 第十輪收生以先到先得形式進行,現已接受報名。 學員在註冊後,可根據自己進度,在2022年 10月31前完成課程,並在成功完成課程後獲頒完成證書。

  4. humanitarian. 生效日期. 學員將接受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的技術培訓,包括在災難及人道救援中會應用到的質性、量性及混合性研究方法,藉此審視和設計以實證為本、與在人道主義下醫療需要相關的研究項目。

  5. 為協助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教研中心及本港其他災難管理機構確立首要研究、培訓及合作的領域,教研中心進行香港災難防護情況概覽研究,評估本港現時災難防護情況。美國哈佛大學曾熙公共衞生學院FXB健康及人權中心合作帶領及協調有關研究,與哈佛人道行動、香港大學醫學院急症醫學部及 ...

  6. 本課程介紹醫療與公共衞生的基礎概念,以及公共衞生與醫療工作實踐的重點原則。 這些概念及原則,是發展及實踐全球醫療突發事故與災難管理的根基。 課程將公共衞生與醫療工作實踐分為三個範疇:保障公共衞生、推廣公共衞生及提供醫療服務。 在第三節至第五節課堂中,通過相關原則、模型及理論,解釋公共衞生與醫療工作實踐的每個範疇,讓學員了解如何發展及執行改善公共衞生政策的方案;第五節及第六節課堂則講解全球公共衞生、疾病及災難帶來的威脅,指出全球合力應對有關挑戰的重要性。

  7. 2019. 09 Jul 2019. 2019年災難防護應變周年會議已於2019年6月29日舉行. 2019年災難防護應變周年會議已於2019年6月29日在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賽馬會大樓順利舉行,第四屆會議的主題為「減災·建抗逆」。 過往的會議亦分別探討不同主題並取得成功——2015年的主題為「從社區走進急症室」;2016年的為「建設具抗逆力的衞生系統」;而2018年的會議以「挑戰與機遇」為題。 更多詳情. 14 Jun 2019. A Summary: Is Hong Kong a Disaster Resilient City? A megacity facing high risks from natural hazards. 更多詳情. 15 May 2019.

  1. 相關搜尋

    黃睿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