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1日 · 【明報專訊】60年樓齡、劏房賓館林立的佐敦華豐大廈昨早發生三級火,造成5死40傷,至昨晚仍有8人危殆、3人嚴重。 消防指最先起火位置位於大廈1、2樓,並於1樓健身室外的電梯大堂發現大量膠製燈箱及電線,估計與火勢蔓延及引致大量濃煙有關。 消防已成立專案組調查起火原因,警方西九龍總區重案組亦派員調查。 火場至今凌晨零時仍未解封,居民陸續獲准上樓取回貴重物品,但不准長時間逗留。 屋宇署2008年曾向法團發出消防安全指示,要求華豐大廈提升至切合現代要求的防火保障,包括更換防火門、以耐火物料圍封非緊急設施及提供符合耐火能力的固定窗等,惟至今未有遵辦;另2018年就樓宇的公用部分向法團發出強制驗樓法定通知,至今仍未遵辦 (詳見A3)。 李家超慰問 消防設專組調查.

  2. 2023年5月29日 · 中國南方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系副主任顧金保表示消滅蚊蟲主要目的是減低居住環境的蚊蟲密度降低傳播疾病風險他認為全面滅蚊並非易事且並無必要若蚊蟲全滅或對生態鏈產生連鎖影響。 Q:蚊患帶來什麼問題? A:部分於香港發現的蚊為病媒蚊,可透過叮咬方式傳播疾病,威脅市民健康。 Q:我們可如何防蚊? A:蚊一般於水面或其附近產卵,我們可定期檢查家中及工作處所是否有積水。 如有種植植物,花瓶和盆栽墊盤的水每星期需更換及清理一次,以預防蚊蟲滋生。 另外,我們可透過捕蚊器、蚊香、氣霧劑或其他滅蚊工具滅蚊,家中門窗可裝上防蚊網及使用蚊帳。 戶外活動時穿淺色長袖衫褲、避免使用有氣味的化妝品或護膚露,以及按指示使用驅蚊劑,均可減少被蚊蟲叮咬的風險。

  3. 2024年4月11日 · 【明報專訊】60年樓齡、 賓館林立的佐敦華豐大廈昨早發生三級火,造成5死40傷,至昨晚仍有8人危殆、3人嚴重。 消防指最先起火位置位於大廈1、2樓,並於1樓健身室外的電梯大堂發現大量膠製燈箱及電線,估計與火勢蔓延及引致大量濃煙有關。

  4. 2024年3月12日 · 【明報專訊】烈治文山市灣景路夾16街地區,一座翻新重建即將完工的大宅,周日深夜突然起火,燃燒至昨日 (11日)清晨,不但將此屋燒得只餘支撐鋼架,連隔壁相鄰的兩座大屋也被殃及,燒得只剩外牆。 消防部門估算火災損失總額高達1200萬元,而起火原因至今不明。 據約克區警方的通告稱,上周日 (10日)晚上11時45分左右,灣景路夾16街的鄧肯路 (Duncan Road)216號在建的房屋發生火災。 消防員趕抵時,熊熊烈火不但把216號房屋徹底吞沒,而且四散的火星還把西邊的212號和東邊的220號也殃及,而且還有繼續蔓延的勢頭。 消防員和警察立即執行緊急行動,要求臨近房屋中的居民立即疏散。 幸好在消防員的奮力撲救下,火勢最終被限制在上述3處物業內。

  5. 2024年2月8日 · 美國紐約時報分析了數以百計身處加沙以軍在社交平台發布的影片顯示他們公然展示自己在加沙破壞摧毁平民設施甚至千方百計羞辱嘲笑巴人的行為例如一邊破壞一邊豎起拇指笑着倒數爆炸和跳舞慶祝等,《紐時指這些影片令以哈戰爭前線沒有被審查的一面曝光。 以軍譴責有關影片內軍人行為違反以軍法紀,正研究如何處理。 影片平台TikTok獲告知後隨即將相關片段刪除。 自以軍去年10月攻入加沙後,很多士兵在社交平台分享在戰場拍攝的影片,有部分有數以萬計點擊。 《紐時》翻看了數以百計這類影片,部分記錄了涉事人如何破壞商店、學校等平民設施,甚至詆毀侮辱巴人,並呼籲以色列在加沙殖民等。

  6. 2024年4月17日 · 一名九旬老婦遇上假冒官員電騙她收到自稱公安來電指其子因犯事被捕要求繳付保釋金最終損失41萬元積蓄其後她服食安眠藥自殺留醫一周後不治

  7. 2024年4月12日 · 【明報專訊】60年樓齡、劏房賓館林立的佐敦華豐大廈前日發生三級火,造成5死40傷,當局成立專案組調查起因。 消防處分區指揮官林建軍表示,初步顯示火警不涉刑事成分,會調查是否有人吸煙肇禍。 據了解,最先起火位置為一樓天井底部一堆備用垃圾膠袋,不排除有人從高處丟下煙頭燒着垃圾袋肇禍。 消防處昨晚回覆本報稱,華豐大廈共11層樓的防煙門損毁,大廈消防裝置年檢過期年半,而消防今年2月9日巡查時沒發現火警危險。 消防表示發現大廈有懷疑非法僭建物及分隔單位,已轉交相關部門跟進。 消防2月9日巡查 沒發現火警危險.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消防巡查有否漏洞或不足,要視乎人員檢查手法,到底是詳細檢查抑或單靠目測,防煙門損毁也要視乎嚴重程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