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於2009年8月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以蒐集研究資料和數據,以編製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整項普查工作於2013年年中完成。. 經非 ...

  2. 1 天前 · 2019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紮作技藝展示 2019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保護基地系列活動 『口傳心授:香港特別行政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月 2018 妙繪 · 香港非遺 2018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統紮作技藝展示 2018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統紮作

  3. 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可稱無形文化資產或無形文化財產,簡稱非遺,指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對某地區文化傳承有重要意義的行為或表現,如民俗、文化、信仰、傳統、知識和語言等各種非物質形式的智慧財產。

  4.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 重要信息!

  5.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是一個收錄和展示本地傳統文化的網上平台,包括民間信仰、社會習俗、表演藝術、傳統技藝等多個範疇。透過資料庫,你可以了解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特色和價值,並欣賞其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

  6. 2016年7月20日 · 非物質文化遺產由「 傳承人 」,包括社區、群體或個人,視其為文化遺產。 通常有以下四種特徵: 1. 世代相傳. 2. 透過周圍環境﹑自然和歷史的互動,而被不斷地再創造. 3. 能夠為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 4. 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五個類別,如欲了解更多,可按以下連結了解各類別詳情: 類別一.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類別二.表演藝術. 類別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類別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類別五.傳統手工藝. 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 香港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特殊,多元文化得以保留和發展。

  7. 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有形文化遺產」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 遺址;而「無形文化遺產」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