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地租. 地租 或 地稅 是 香港政府 根據土地契約向有關業主徵收的款項,不管物業是被佔用或空置,均須繳納。. 業主所繳納地租或地稅的款額是固定的,抑或會隨應課差餉值的變動而改變,要視乎有關物業的土地契約所屬類別而定。. 在1985年5月27 ...

  2. 租者置其計劃(英語: Tenants Purchase Scheme ),簡稱租置計劃(英語: TPS )或租置屋,前稱出售公屋予住戶計劃(英語: Sale of Flats to Sitting Tenants Scheme ),簡稱出售公屋計劃(英語: SFSTS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91年7月 [1] 及1997

  3. 地租 或 地稅 是 香港政府 根據土地契約向有關業主徵收的款項,不管物業是被佔用或空置,均須繳納。 業主所繳納地租或地稅的款額是固定的,抑或會隨應課差餉值的變動而改變,要視乎有關物業的土地契約所屬類別而定。 在1985年5月27日或以前獲批或獲續期土地契約的港島和九龍物業,以及業主為新界原有鄉村原居村民或合資格的祖或堂,向政府繳納的是地稅(原有地租)。 基於1997年主權移交的安排,1985年5月27日或以後獲批或獲續期土地契約的港島和九龍物業改為徵收地租。 除了業主為新界原有鄉村原居村民或合資格的祖或堂,所有位於 新九龍 及 新界 的土地承租人均屬地的徵收對象。 [1]

  4. 2024年5月19日 · 香港公共房屋 或称 公营房屋 ,是 香港 经由政府、 公营机构 或 非牟利 机构为低收入市民而兴建的 公共房屋 。 香港公共房屋可分为出租永久房屋、资助出售房屋、出租临时房屋数种,主要由 香港房屋协会 (房协)及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房委会)提供(后者由 房屋署 管理)。 在2018年,居住在各类型公共房屋的市民占 香港人口 44.6% [1] (不包括限制期满,可在市场自由买卖的 居住单位 )。 截至2019年3月底,全港共约有二百万人居住在位于全港各区约799,000个房委会的出租公及中转房屋单位 [2] 。 在2020年9月底,约有156,400宗一般住公申请,以及约103,600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

  5. 香港公共房屋 或稱 公營房屋 ,是 香港 經由政府、 公營機構 或 非牟利 機構為低收入市民而興建的 公共房屋 。 香港公共房屋可分為出租永久房屋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臨時房屋數種主要由 香港房屋協會 (房協)及 香港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提供(後者由 房屋署 管理)。 在2018年,居住在各類型公共房屋的市民佔 香港人口 44.6% [1] (不包括限制期滿,可在市場自由買賣的 居住單位 )。 截至2019年3月底,全港共約有二百萬人居住在位於全港各區約799,000個房委會的出租公屋及中轉房屋單位 [2] 。 在2020年9月底,約有156,400宗一般租住公屋申請,以及約103,6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6. 香港房屋問題 ,是指 香港 住房各方面的問題。 香港的房屋供應短缺住屋開支高企以及部分家庭居於不適切居所等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1] 被指「住得貴、住得細、住得擠」。 [2] [3] 該問題令社會怨氣矛盾日漸加劇。 [4] 原因. 租金難以負擔. 香港一直被評為居住成本最高的城市。 由於 香港地產業 活躍,房地產市場過去普遍呈現上漲趨勢。 2022年,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調查顯示,香港連續第12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負擔能力進一步惡化。 樓價對入息比率由上一份報告的20.7,升至23.2,換言之港人須要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遠遠拋離第二位的澳洲 悉尼 的15.3,以及第三位的加拿大溫哥華的13.3。 該數據反映房屋負擔能力持續下跌。 [5]

  7. 政府廉租屋 ,全稱 政府廉租屋計劃 (英語: 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 ),是 香港政府 於1962年至1973年推行的建屋計劃,由 工務司署 設計及建築,建成後由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負責管理 [1] 。 至1973年政府廉租屋歸入新成立的 房委會 管理,並與所有前屋建會 廉租屋邨 ,以及日後房委會興建的屋邨統一劃為「 甲類屋邨 」。 政府廉租屋的服務對象與 徙置區 和屋建會廉租屋邨不同,是為一些入息低微而不合徙置資格,又不合屋建會申請標準,居住於惡劣環境的人士提供穩定的居所 [2] ,1970年代的申請資格為家庭月入不超過900元。 另外,作為 公務員房屋資助 的一部份,政府亦會抽出15%的單位分配予低薪 公務員 居住 [1]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