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1日 · 我想要提醒的是,金融業是一個永續經營的行業,持續地與人互動是永續經營的基礎;透過人的關係去延伸出所有的服務可能性,所有一切都是建構在與人的關係上。 但是現在的矛盾點是,我們不斷地去透過科技去剝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雖然達到眼前的效果,但卻沒有一個重建機制。 因此如何在網路世界裡,重建像以前一樣與客戶之間互動關係,可能成為下一階段保險經營者重要的挑戰。

  2. 2023年4月1日 · 420. 年輕世代從事保險,早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但問題是,市場上許多團隊主管的年齡與時下年輕人有差距,容易產生「代溝」,又該如何正視年輕人的特點,幫助他們走向績優? 1.看似任性,實則不循規蹈矩. 2.看似目無尊卑,實則追求平等.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8期.

  3. 2024年4月1日 · 從業久了,難免會遇到瓶頸,或者身陷舒適圈中,差別只在於是否能夠輕易跨越。. 如果陷於其中的時間長了,有些業務員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就此停滯不前。. 而馬來西亞大東方人壽GREAT IDEALS GROUP營業組經理巫晉蒶,雖然在舒適圈中待了10年 ...

  4. 2023年8月1日 · 馮麒蘋以im.B詐騙案為例。 在im.B的官網上,我們可以看見詐騙方不斷強調,借貸利息便宜、年化收益高而穩定(6%~10.6%)、讓認購人獲得理想報酬等,最後詐騙方更強調,透過im.B進行投資,能「讓理財真的變得好簡單」。 看似美好而令人憧憬的未來,容易讓投資人產生「我不需要規劃和瞭解也可以有高收益」的想法,最後甚至連im.B到底是做什麼的都不曉得,就大把投入辛苦賺來的積蓄,淪為案件中的受害者。 馮麒蘋強調,在理財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知到「高收益必定跟隨著高風險,能快速賺錢的地方,也有可能迅速賠錢」。 因此,最好的理財方式,就是掌握「保守」和「積極」的比例,並瞭解自己投資的商品是否合法合規,而商品的特性又是否符合自身所需。 建立穩定現金流,打造兼具保守和積極的理財方式.

  5. 2019年4月1日 · 2019 年 4 月 1 日. 1374. 若要為未來壽險事業的成功先下簡單定義,國泰人壽昌峰通訊處處經理張肯維認為,未來的壽險業屬於熱愛自己事業的夥伴們,因為在AI金融科技時代,會替熱愛自己事業的人帶來更多能力,進而達成工作目標。 面對業務人員未來的機遇與挑戰,張肯維提到Breyer Capital的創辦人暨CEO-Jim Breyer在二 一七年曾表示,AI的學習速度將有機會在二 五 年超越人類,並引用洛克菲勒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Barbara Ehrenreich在「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中提到的觀點:「真正的正向思考是具備面對現實的勇氣。 」期許藉此能夠啟發廣大業務人員重新審視金融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 業務人員無法被取代的價值?

  6. 2023年12月1日 · 談到保險業務員這份職業,多數民眾都帶有較為負面的刻板印象,所以廖鴻儒認為當做出加入保險業的決定時,其實就是一種勇敢的表現。. 廖鴻儒回憶,由於自己的外婆就在保險業上班,小時候去外婆家時常有一個從事保險工作的阿伯來作客,他曾說 ...

  7. 2024年2月1日 · 無私分享. 10.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期使從業人員都能夠向他們看齊,朝「典範」成功者更靠進一步。 更多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榮譽是持續前行的重要推動力. 注重個人品牌打造,源自「先把自己做好」哲學. 非天資聰穎,依靠堅持、努力成就不凡. 因學習擴展眼界,在逆境中看見機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