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

      • 在六十年代,金屬電纜用電脈衝傳送資訊數據,被指容量、速度不足,無法應付電訊系統的需求。 高錕在1966年7月,在《英國電子工程師學會學報》發表《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提出利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信息傳遞。 他同時指出,當玻璃纖維衰減率(Attenuation)下降到每公里20分貝時,光纖通訊便可成功。
      www.hk01.com/社會新聞/239128/高錕逝世-慧眼識金預知未來大勢-高錕有一個-未完的夢想
  1. 高錕 爵士 , 大紫荊勳賢 , KBE (英語: Sir Charles Kuen Kao ,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 電機工程 學家。. 於 上海市 出生及長大(至初中),1949年在 逃港潮 舉家定居 英屬香港 ,1966年在英國 標準電信實驗室 做出劃時代的 光纤 實驗,獲 諾貝爾物理 ...

  2. 2018年9月23日 · 01 Video.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 高錕一生最大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亦因如此,他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 高錕一生都離不開科學,曾為入讀心儀電機工程系,刻意到英國留學。 高錕在六十年代已提出光纖理論,但初時不獲認同,更被批評「癡人說夢」。 然而,他並沒有放棄,更持續不懈研究,終獲得世人拜服成就。

  3. 2024年5月22日 · 1966年在美國電信企業 ITT 英國 標準電信實驗室 任職 工程師 時做出劃時代實驗,證明用 石英 基玻璃纖維可長距離傳遞信息,打破玻璃纖維在早期只能短距離傳信理論難題 [25] 。 高錕在ITT時期,鑽研利用 玻璃纖維 進行 信號 傳送,並將實驗成果,發表多篇論文在世界各地,其中在1966年發表《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 [25] 中指出:用 石英 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信息傳遞,將帶來一場通訊事業革命,並提出當玻璃纖維 衰減率 (英語:Attenuation) ( Attenuation )下降到每公里20 分貝 時, 光纖通訊 即可成功。

  4. 2024年1月14日 ·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鄭海泉歡迎高錕伉儷載譽歸來併發言表示高錕對該校所作的貢獻香港中大將永遠銘記及感激他同時宣佈成立高錕獎學基金”,以感激高錕對科學及工程的傑出貢獻以及發揚高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教育理念

  5. 2024年5月22日 · 1966年在美國電信企業 ITT 英國 標準電信實驗室 任職 工程師 時做出劃時代實驗,證明用 石英 基玻璃纖維可長距離傳遞信息,打破玻璃纖維在早期只能短距離傳信理論難題 [25] 。 高錕在ITT時期,鑽研利用 玻璃纖維 進行 信號 傳送,並將实验成果,發表多篇論文在世界各地,其中在1966年發表《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 [25] 中指出:用 石英 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 衰減率 (英语:Attenuation) ( Attenuation )下降到每公里20 分贝 时, 光纤通讯 即可成功。

  6. Google趁著光纖之父高錕88歲冥壽推出動畫Doodle表揚高錕一生在科學上所做的傑出貢獻。 其實高錕除了科學上的成就,還有很多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一起來看看!

  7. 2018年9月25日 · 2018年9月25日. 1960年代高錕在英國哈羅德的標準電信實驗室進行光纖早期實驗。 他在2009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via EPA. 香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週日在香港去世享年84歲。 他在上世紀60年代的研究徹底改變了光纖領域,為信息時代奠定了技術基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