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19日 · 「四國遍路」乃是日本四國地區具有 1,200 年歷史的巡禮文化,相傳源自平安時代初期空海大師(約唐中葉)繞行四國苦修的路徑,其中有 88 座佛寺串聯,步行路徑約 1,200 公里。 我在 2009 年完成徒步遍路後,在部落格上分享了徒步日記,也開設了臉書「 四國遍路同好會 」,目前在台灣、港澳、新馬,已聚集了數千名中文世界的遍路愛好者。 期間也有不少朋友已完成他們的遍路旅行歸來,且已有朋友一去再去,把四國當成第二故鄉。

  2. 2018年1月11日 · 這話怎麼說呢? 事實上,《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引發了一連串的創作,每一個時代幾乎都有新的「魯賓遜式故事」被重新寫出來,甚至在文學史上不得不誕生一個「魯賓遜式故事」(Robinsonade)的新詞來總括這一類的故事。 我們要舉些什麼例子?

  3. 2016年3月30日 · 二二八事件. 從二二八事件發生以來,官方在二二八事件的表態,經歷了 「主動出擊」、「噤聲壓制」、「被迫開口」 三個階段。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的三月至五月,透過不同的管道,官方表達了自身對於事件本身的看法。 這些材料包括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三月編印的《臺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紀要》、國防部新聞局《掃蕩報》於三月出版的《二二八事變始末記》、勁雨(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調查室的化名)於四月編輯的《臺灣事變真相與內幕》、臺灣省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組織的團體「正氣學社」出版的專書與特輯等等。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8年4月3日 · 一、現實世界的著墨與韋德的背景設定. 原著小說花了大篇幅來描述未來的世界變成什麼樣子,以及韋德過什麼樣的生活。 起始章節不但向讀者說明了未來的現實世界到底面臨多大的挑戰,更花不少篇幅描述韋德的校園日常,藉由所有學校教育都在綠洲內進行的設定,克萊恩一方面展示了 綠洲如何融入未來生活的日常 ,也透過校園生活讓讀者更認識韋德的性格與為人處世。 另一方面,電影版的《 一級玩家 》卻直接將焦點切至「綠洲」世界光鮮亮麗的部分,並為後續的冒險過程保留了更多時間。 另外,書中韋德用來尋找鑰匙與彩蛋的知識大多是自學而來。 出於對綠洲創辦人哈勒代的敬愛,韋德曾下苦功鑽研哈勒代熱愛的所有八零年代經典流行文化。

  6. 2018年6月27日 · 文/犁客 「我沒有什麼生涯規劃啦;」凌宗魁腼腆地笑,「覺得和文資古蹟相關的工作,我都可以做。」 已經出版《紙上明治村》、《紙上明治村2丁目》的凌宗魁是台灣博物館的規劃師,熟悉台灣各地古早建築及古蹟,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尤其是台北城裡的各處情況。「高中唸美術班,但我 ...

  7. 2020年2月26日 · 「善與惡不是相反的,而是相關的」。 「外面只有黑洞洞的夜」,一句景色也道破人生與人心。 《羅生門》 和 《鼻子》 這兩篇小說基本上確立了芥川的創作方法,也規定了芥川文學的方向。 反私小說. 夏目漱石忙於寫作,騰出星期四(木曜)待客,稱作「木曜會」,也就是文學沙龍,形成了漱石門下。 一九一五年冬,芥川跟著久米正雄鑽進漱石山房的門。 他回憶:「進夏目先生門下一年左右之間,不單藝術上的訓練,而且發動了人生的訓練。 」芥川終生稱漱石為先生,執弟子禮,但若看其小說,他實乃森鷗外的忠實徒弟,那種明晰端麗就是從鷗外的歷史小說學來的,鷗外對芥川文學具有實質性影響。 他也稱鷗外為先生。 《老年》 和 《鼻子》 均發表於《新思潮》。 這是個同仁雜誌,創刊於一九 七年,時斷時續,一九七九年第十九次停刊。

  8. 2018年6月12日 · 《 人類補完計畫 》是林白樂的短篇小說集──雖然有個中國名字,但林白樂是個美國白人,本名叫Paul Myron Anthony Linebarger,用來寫科幻小說的筆名是Cordwainer Smith。 「林白樂」看起來只是他本姓的音譯,不過也是他正式取的中文名字,因為林白樂的教父是孫文,二次大戰期間,林白樂於軍中服役時被派駐到中國,在情報單位工作,官拜少校,與蔣介石過往甚密,而這個中文名字,就是當時孫文建議他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