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黎小田 (英語: Michael Lai Siu Tin ;1946年11月8日—2019年12月1日 [8] ),原名 黎田英 ,香港 音樂家 、 作曲家 、音樂製作人。 幼年時,父親 黎草田 任職電影公司,為電影配樂和作曲。 黎小田因而成為 童星 ,1960年代加入 舞廳 、 夜總會 等演奏場合的 樂隊 ,並自學 樂器 和 樂理 。 1975年以《家燕與小田》的節目主持和表演者身份加入 麗的電視 ;及後成為該台的音樂總監,為多部電視劇創作歌曲,屢次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 1980年代初轉投 無綫電視 旗下的 華星娛樂有限公司 ,擔任音樂監製,曾捧紅 梅艷芳 、 張國榮 、 呂方 等歌手。 同時為多部香港電影配樂,曾以《 胭脂扣 》獲得 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的「最佳電影配樂」。

  2. 黎小田英语: Michael Lai Siu Tin ;1946年11月8日—2019年12月1日 [8] ),原名黎田英,香港音乐家、作曲家、音乐制作人。 幼年时,父亲黎草田任职电影公司,为电影配乐和作曲。黎小田因而成为童星,1960年代加入舞厅、夜总会等演奏场合的乐队乐器和

  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神仙也移民 》 [1] [2] 是香港歌手 陳百強 的第十三張粵語大碟收錄了 黎小田 首次為陳百強作曲、並隨後獲得港台及無線雙料年度十大金曲的名曲《煙雨悽迷》,俏皮可愛的《神仙也移民》則是陳百強在DMI時期最受歡迎的快歌之一,陳百強亦曾透露《漫長盼望》是他的情感寫照,而專輯中的多首快歌亦受到廣泛好評。 此唱片採用雙封套設計,於1988年2月2日推出。 製作背景 [ 編輯] 黎小田 在2007年的商台「有誰共鳴」節目中透露了《 煙雨悽迷 》的起源:「那時候我在華星唱片,所以很少給其他唱片公司寫歌,因為有利益衝突。 陳百強那時候住在我隔壁,有時候會和我喝上幾杯,他是一個很sentimental(感性)、很敏感的人,他叫我寫首歌給他,我問:『寫怎樣的?

  4. 此曲反映張國榮其時走「少女的夢中情人」的路線 [1] 。. 他亦是《儂本多情》的男主角。. 樂曲以 降E大調 寫成,4/4 節拍 , BPM 為76 [2] ,屬慢板抒情 [3] 。. 黎小田說為了配合劇集營造懷舊復古的氣氛運用了特別的和弦 [4] 。. 填詞人鄭國江憶述編導說故事源 ...

  5. 香港繁體. 工具. 《 問我 》,1976年香港電影《 跳灰 》的插曲 黎小田 作編曲、 黃霑 填詞、 陳麗斯 主唱,是戲中女主角的酒廊表演曲,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述說心聲、人生態度 [1] ;然而歌詞內容與劇情並無有機關連 [2] 。 結構為AABBA, 音域 跨越11度,無 轉調 [1] ,以 C大調 寫成 [3] 。 面世後即風行一時(所屬原聲碟成為 香港IFPI 的本地金唱片 [4] ),至今流行不衰,獲多位歌手翻唱過。 創作背景 [ 編輯] 《跳灰》的美術指導 馮寶寶 稱黎小田寫歌前曾問她赴英留學時喜歡聽什麼歌?

  6. 簡介. 1983年發行,是張國榮加盟 華星唱片 後的首張個人粵語專輯黎小田兼任監製香港極有份量的作曲 作詞人 齊心打造,包括 顧嘉輝 、 黎小田 、 黃霑 、 鄭國江 、 林敏怡 、 林敏驄 (石朗亦為其筆名)、何重立、 黎彼得 等。 此專輯為張國榮展開了歌唱事業的新局面,主打歌为翻唱 山口百惠 名曲〈 さよならの向う側 〉的〈風繼續吹〉,旋律低迴婉轉,張國榮以細膩的演繹,用平淡坦然的聲音,唱出無奈與淡淡的哀愁,歌聲中的濃情繾綣直透聽者耳中,曲盡意不盡,令人難以忘懷的永恆金曲。 當初張國榮把此曲拜託 鄭國江 老師填詞,其時鄭國江並不知道那是山口百惠退出歌壇的名曲,填詞之時沒有受她的歌詞影響,純是聽了旋律,想到微風吹過的情境,就填了此曲。 [1]

  7. 香港繁體. 工具. 《 大地恩情 》是1980年 麗的電視 劇《 大地恩情 》主題曲 黎小田 作曲、 奧金寶 編曲、 盧國沾 填詞、 關正傑 主唱,是一首懷鄉歌。 同年收錄於關正傑的專輯《大地恩情》中。 張學友 也因翻唱此曲而贏得1984年第一屆 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比賽 冠軍,繼而以歌手出道。 [1] 背景 [ 編輯] 詞評人黃志華分析旋律結構、黎小田當年的相關文章、劇集片頭後推斷:最初的電視版是先有歌詞後譜曲(只有三段),「人於天地中……當日抑憤鬱心間」數句是後來灌錄專輯時才補上的 [2] [3] 。 盧國沾曾說詞雖然是為劇而寫,但也融入了自身的經歷:兒時被迫離開故鄉 潮連 ,當時不知道將與母親分別數十載,一聲道別也沒說過。 歸期難卜,多年來為此怨嘆不已 [4]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