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日 · 重點是與客戶分享改變自己的 理賠故事 ,並讓其瞭解保險業務員的工作是協助大家瞭解風險與保障,更重要的是建立客戶心中的信任感,產生只要有業務員在就安心的感受。 我會加入保險業是因為我媽媽就是一名保險業務員。 (真正的理由)在我從事保險工作的第3個月,我接到一個要協助辦理身故理賠的任務,當我到客戶家門口,一個聲音對我大罵;「我的老公癱瘓4年,現在死了才賠400萬,中途解約只剩200萬,你覺得保險有用嗎? 當時還是新人的我,站在門口立正聽發抖,後來我還是很盡責地把單據拿給客戶簽名,客戶在簽完名後拿著那疊紙朝我臉上丟下,要我不要再來了。 我回家路上一直哭、一直哭,覺得這工作也太羞辱人了,怎麼有人能夠做這麼久? 當下決定辦完這次理賠後也要提離職。

  2. 2019年1月1日 · 創造大於二十四小時的價值. 對於業務人員來說,合理安排時間,能更地開拓客戶,創造更高業績。. 比如提升時間利用效率後,平均業績提高並超過原本的業績,甚至翻倍,即是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高效率時間運用5方法. 常聽到有些業務人員抱怨:「忙得 ...

  3. 1.透過學習: 我們可以獲得正確的知識來源,充實對途徑的理解,就好比練習保齡球時,透過高手指導學習正確的姿勢、扔球技巧,避免在錯誤的道路愈走愈遠。 2.善用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有良好的練習效率,就必須獲得良好的工具,藉由的工具,往往可以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3.持續練習: 所有的功夫都是練來的,只看秘笈不會成為武林高手,練習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關鍵行動。 4.實作投入: 條件再的球員都需要有賽事的洗禮,因為賽程中會經歷各種情境變化與反應。 真正的能力都要上了場才知道,缺乏實戰經驗,沒有市場歷練,是永遠無法真正堆疊出自己的能力。 所有面對的挑戰要克服都不容易,每一個有意義的目標想完成都不簡單,但我深信,透過自己能力的提升,我們跟目標的距離將會愈來愈接近。

  4. 2019年5月1日 · 在這一步驟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兩分鐘原則。 所謂兩分鐘原則,即首先判斷這件事情是否可以在兩分鐘內解決,如果可以,就把這件事立刻處理完,不要再累積到行動清單裡。 比如,今天要確認送維修的車子是否已經修好,我們只需打個電話聯繫修理方就可以了,是兩分鐘內可以處理的事情;或者提醒客戶續期保費的繳納時間,只需要花兩分鐘發個訊息,或打個電話請助理幫忙提醒客戶。 只要符合兩分鐘原則,就馬上把這件事處理完,而耗時超過兩分鐘的,不管是花十分鐘,還是要兩個小時才能解決的事情,都統一列入行動清單裡。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1期.

  5. 2024年3月1日 · 227. 保險行銷集團集團發行人暨總編輯、城邦媒體集團. 首席執行長、《商業周刊》、《經理人》創辦人. 有一次集團請了來自美國的國外講師集合了所有的高階主管總計60多位到位於中國汕頭市的汕頭大學舉辦了3天2夜的啟新思維工作坊」。 望文生義這是一個開啟心智改變觀念的課程由於動員人數眾多難免讓人對這個課程抱著高度的期待。 從第1堂課開始,2位外國講師就介紹所謂的「鼠腦循環思維」(Rat Brain Loop),意即人會透過4個步驟來解釋、定義外在環境的變動,並據以產生行動及應變: 一、選擇訊息(Select Info) 二、界定意義(Define Meaning) 三、貼標籤(Attach Label) 四、行動及反應(Act/React)

  6. 2019年1月1日 · 1.定時定量. 一是定時,由於業務人員每天都要做3次以上的有效拜訪,因此在拜訪時間的安排上,就需要事先規劃,而定時拜訪才能完成每天的規劃。 同時,定時還能避免因和客戶溝通的時間過長,而導致對方產生「你只有他一個客戶」或「你每天都很悠閒」的負面看法。 二是定量,由於人每次能接收的有效資訊是有限的,每次溝通的話題不宜過多。 業務人員要根據面談的時間準備具體交談話題,千萬不能想到哪就說到哪,定量有利於客戶對談話內容的記憶。 2.控制對話內容不偏題. 大多數客戶對保險並不瞭解,對業務人員可能存在戒備心,在面談中總常顧左右而言他。 這時業務人員就需要掌控談話內容與方向,及時引導客戶往事先規劃的內容談。 如果客戶多次迴避,可以直接告訴客戶,自己的時間非常寶貴,並沒有多餘時間可以閒聊。

  7. 2022年11月1日 · 用更長遠的眼光看事情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 通過. 梁天龍|社長的話. - 2022 年 11 月 1 . 1000. 0. 什麼是用長遠的眼光來看事情? 就是對事件的關聯性及時間性有一定的評估,像是思考這件事的重要性為何、對自己會有多大的影響,以及要花多久的時間完成等。 要是關聯性及時間性都模稜兩可,自然就很難有長遠的眼光。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那該如何評斷哪些事情要用長遠目光看待? 我認為應該把「事情」這2個字看得尤為重要。 事情可能是發展,可能是我們所想要達成的目標,也可能是一個未來,要審慎思考這件事跟你的一生有什麼樣的關聯,更要確定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方向,首要任務就是先要讓「事情」有一個清楚的定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