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計劃詳情. 相關計劃由2008年開始,至今已派發的金額如下。 2008年度. 2008年5月23日, 經濟財政司 司長 譚伯源 聯同相關的局級官員在 澳門政府總部 公布現金分享計劃及關資料;凡在2008年7月1日持有 澳門永久性居民 獲發5000元 澳門幣 ,而 澳門非永久居民 則獲發3000元澳門幣 [1] 。 自澳門政府公布現金分享計劃後,超過1萬1000人合乎資格領取澳門身份證人士均向 身份證明局 辦理證件,以冀望獲得澳門政府發放現金 [2] [3] 。 澳門政府分別在2008年7月4日、10日及16日以自動轉帳方式向關受惠人士至其帳戶。 另一方面,現金分享計劃第一批劃線支票於同月14日起以出生年份分階段發放至受惠人士;最後一批劃線支票則於該年9月12日全部寄出 [4]

  2. 登記日期. 整個計劃的登記日期由2020年6月2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當中在6月21日至8月1日期間,會細分為三段時期,讓不同年齡組別的合資格人士分批登記(只限透過書面遞交表格)。. 電子登記則不受任何時段限制。. 透過銀行書面登記或透過 香港郵政 ...

  3. 關愛共享計劃 (英語: Caring and Sharing Scheme )是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於2018年3月23日公佈的一項計劃,向符合資格的香港居民派發最多4,000港元的津貼 [1] 。 惟計劃推出後出現多種混亂情況,遭到各界嚴厲批評。 背景. 香港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於2017年的《 施政報告 》提出「理財新哲學」,即「在確保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採取具有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為香港作投資,為市民解困」 [2] 。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於2018年2月28日 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 中宣佈因政府該年度財政盈餘豐厚,將推出一系列寬減措施與市民共享經濟成果 [3] 。 林鄭月娥稱讚《財政預算案》完全秉承了她的「理財新哲學」 [4] 。

  4. 關愛共享計劃:2019年派發4,000港元,但因資格審查及程序繁瑣一度引起爭議。 外部連結 [ 編輯 ] 「$6,000 計劃」官方網站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網際網路檔案館 )

  5. 預留4,000萬元為本地大學STEM課程的本科及研究生安排短期實習 政府及公營機構增加2020/21年度的短期實習名額至近5,000個 土地房屋 [ 編輯 ]

  6. 澳門市民普遍稱此計劃為「派錢」。 受惠對象 [ 編輯 ] 凡在限期時持有有效或可續期的 澳門居民身份證 居民均是為此計劃之受惠對象,包括非永久性居民和永久性居民。

  7. 香港消費券計劃 (英語: Consumption Voucher Scheme )是指香港政府於2021年至2023年推出的電子消費券計劃。 根據2021年消費券計劃,每位於2021年6月18日或之前年滿18歲的合資格 香港居民 (限永久性居民和 单程证 赴港居民)也可以獲得價值港幣5000的電子消費券。 而根據2022年消費券計劃,每位於2022年6月13日或之前年滿18歲的合資格香港居民(限永久性居民和单程证赴港居民)會分兩階段獲得價值共港幣10,000的電子消費券。 首期5,000元已於4月7日發放,而第二期將在8月7日開始發放。 至於新符合資格人士,以及在2021年消費券計劃沒有登記的合資格人士,將在8月起第二階段消費券推出時一併分期發放總計為10,000元的消費券。 背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