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3年12月31日 · 梅艷芳(英語: Anita Mui Yim-fong;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香港女歌手、演員、社會活動家,有「樂壇大姐大」之稱。 她的形象百變,獲獎無數,是香港 粵語流行樂壇 輝煌鼎盛期的標誌性人物,也是香港演藝界第一位同時取得「歌后」及「影后」級殊榮 ...

  2. 梅艷芳(英語: Anita Mui Yim-fong;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香港女歌手、演員、社会活动家,有「樂壇大姐大」之稱。 她的形象百變,獲獎無數,是香港 粵語流行樂壇 輝煌鼎盛期的標誌性人物,也是香港演藝界第一位同時取得「歌后」及「影后」級殊榮 ...

  3. en.wikipedia.org › wiki › Anita_MuiAnita Mui - Wikipedia

    Anita Mui Yim-fong ( Chinese: 梅艷芳; 10 October 1963 – 30 December 2003) was a Hong Kong singer and actress who mad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the Cantopop music scene and received numerous awards and honours. She remained an idol throughout her career, and is regarded as a Cantopop diva.

    • 概览
    • 早年经历
    • 演艺经历
    • 个人生活
    • 社会活动
    • 人物评价
    • 后世纪念

    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慈善家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慈善家,香港演艺人协会创办人及首位女会长。1982年,获得“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之后,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心债》。1983年,发行专辑《赤色梅艳芳》,该专辑销量五白金,并凭借歌曲《赤的疑惑》开始走红。1984年,凭借电影《缘分》获得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1985-1986年 ...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 [82],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慈善家、家中两兄一姐,她排行最小。梅艳芳的父亲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家境十分窘困。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四岁半便踏上舞台,与姐姐在香港荔园游乐场登台表演,从此与舞台结下不解之缘 [13]。

    音乐时代

    1982年,梅艳芳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现名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冠军,之后签约华星唱片公司,于10月份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正式踏入歌坛 [2] [86];专辑同名歌曲《心债》登上香港电台中文金曲榜冠军位置,梅艳芳获得IFPI香港唱片年会新人奖 [2]。 1983年4月12日,梅艳芳推出个人第一张日语EP《白い花嫁》 [87];6月,梅艳芳推出第二张唱片《赤色梅艳芳》 [88],拿下五白金销量,该专辑获得香港唱片协会颁发的白金唱片奖 [2];专辑中的歌曲《赤的疑惑》获得第6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奖,《交出我的心》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 [2];同年,在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亚洲特别奖、TBS奖及IFPI新人奖 [2]。 1984年5月,发行粤语专辑《飞跃舞台》 [89]。 1985年1月27日,推出唱片《似水流年》 [90],服装设计师刘培基把梅艳芳包装成“男儿汉”,西装加上墨镜和宽垫肩给人以豪迈的感觉,打破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形象;专辑主打歌《似水流年》由日本音乐家喜多郎作曲,获得第7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奖 [2];同年,梅艳芳获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2]。1985年12月31日至1986年1月14日,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 [5]。 1986年1月7日,推出唱片《坏女孩》 [92],首周即卖得40万张(8白金),累计达72万张,刷新了香港地区个人唱片的销量记录,在次年获颁“IFPI全年最佳销量奖” [2] [5];专辑同名歌曲《坏女孩》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 [2]。3月10日,梅艳芳推出唱片《蔓珠莎华》 [91],专辑同名歌曲《蔓珠莎华》获得第8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2];10月23日,推出专辑《妖女》 [94],专辑中的歌曲《将冰山劈开》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爱将》获得第9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2]。《坏女孩》和《妖女》是梅艳芳早期前卫叛逆的形象。同年,梅艳芳获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2]。 1987年5月26日,梅艳芳推出唱片《似火探戈》 [96];12月2日,发行唱片《烈焰红唇》 [97],其中歌曲《胭脂扣》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 [95]。1987年12月24日至1988年1月15日,梅艳芳在香港红馆创下连开28场演唱会的纪录,赢得“梅廿八”的称号 [4] [99]。同年,梅艳芳以唯一亚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韩国汉城奥运会参加“奥运前奏大汇演”,与美国女歌手珍妮·杰克逊同台演出。同年,梅艳芳获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2]。 1988年9月,发行专辑《梦里共醉》 [98],其中歌曲《Stand By Me》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第十一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2]。同年梅艳芳获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2]。 1989年2月2日,梅艳芳推出唱片《淑女》 [100],专辑同名歌曲《淑女》亦获得第12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2];8月,推出唱片《In Brasil》 [101],专辑中的歌曲《夕阳之歌》获得第12届十大中文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奖、劲歌金曲金奖” [2];同年梅艳芳获得1989年度香港艺术家年奖歌唱家奖、香港商业电台叱咤乐坛颁奖礼女歌星金奖,第五次获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2]。 1990年7月,梅艳芳推出专辑《封面女郎》 [102],其中与伦永亮合唱的歌曲《心仍是冷》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 [2];同年,梅艳芳在香港连开三十场“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个人演唱会,随之而来了“梅三十”称号。同年,获选为“80年代十大最受欢迎演艺红人” [2]。同年在自己的生日会公开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其后所获均为音乐致敬荣誉) [4]。 1991年初,梅艳芳在推出自己的首张普通话专辑《亲密爱人》后决定暂别舞台,并举行了“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30场,挥泪告别歌迷,场面感人。5月,推出粤语专辑《欲望野兽街》 [103]。《似火探戈》《烈焰红唇》《淑女》《梦姬》是梅艳芳前卫的女性形象,也是《坏女孩》和《妖女》的变奏和延续。同年,梅艳芳获得香港商业电台叱咤乐坛女歌手奖、香港电台第14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钻石偶像奖 [2]。 1992年,推出《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Ⅰ》《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Ⅱ》两张粤语专辑 [104-105],其中歌曲《何日》获得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奖 [2] [106]。同年,凭借为电影《双镯》演唱的主题曲《似是故人来》获得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 [115]。 1993年,梅艳芳推出《皇者之风》《情幻一生》《戏剧人生》《变》四张精选集 [107-110]。 1994年6月,梅艳芳推出唱片《是这样的》 [111],至此,梅艳芳过往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同年,举行“感激歌迷演唱会”复出歌坛 [81]。8月13日,推出第二张普通话专辑《小心》 [112]。同年,获得TVB电视台第一届十大金彩虹艺人 [2]。同年,凭借为电影《东方三侠》演唱的主题曲《女人心》获得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 [116]。 1995年,梅艳芳首次开启内地巡回演唱会,梅艳芳耐不住歌迷的热情,尾场临时加唱禁歌《坏女孩》,虽遇歌词敏感处以“啦啦啦”带过,仍被认定违规,其余场次被迫取消,梅艳芳自此遭遇内地“七年封杀”,失去了在内地举行个人演唱会的资格 [14]。7月,推出唱片《歌之女》 [113];同年,举行“一个美丽的回响”演唱会 [2]。 1997年2月16日,推出普通话专辑《女人花》,专辑同名歌曲《女人花》成为梅艳芳普通话歌曲的代表作 [118];7月,梅艳芳推出专辑《镜花水月》,形象依然突破多变,歌曲风格多样 [114];同年,在台北举行“芳踪乍现”演唱会,演唱了《一生爱你千百回》《明天我要嫁给你》等歌曲 [117]。 1998年6月,推出个人首张翻唱专辑《变奏》 [120]。10月,推出精选集《情歌》 [119]。11月8日,发行普通话专辑《床前明月光》 [121],专辑同名中国风歌曲《床前明月光》则是她在新领域的一次尝试,配合她的演绎,充盈着浓厚的文艺气息。同年,梅艳芳演唱的歌曲《似水流年》获香港电台二十载金曲十大最爱金曲奖 [2]。同年,梅艳芳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8]。 1999年初,梅艳芳受邀至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歌曲《床前明月光》 [15]。5月,发行粤语专辑《Larger Than Life》 [122]。8月,推出普通话专辑《没话说》 [123]。 进入21世纪后,梅艳芳不再活跃一线,却更加积极致力于内地香港演艺事业的交流合作以及提携后辈,并自组Mui Music制作公司 [81]。2000年5月,推出粤语专辑《I'm So Happy》 [124]。 2001年2月,华星唱片推出梅艳芳精选集《众里寻芳45首》 [125]。 2002年,为纪念加盟乐坛20周年,梅艳芳倾力制作音乐大碟《with》 [16],当中收录她与11位好友合唱的歌曲。当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六位女歌手(郑秀文、杨千嬅、容祖儿、梁咏琪、陈慧琳等)合唱《似水流年》致敬 [17]。同年举行纪念入行的世界巡回演唱会“极梦幻演唱会”,由于当年内地解禁,梅艳芳提出在京沪两地开唱的请求,最终只获准上海一场,亦成为梅艳芳人生中唯一一场粤语地区以外的内地演唱会。 2003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年底,梅艳芳获得两项中国歌坛的致敬荣誉(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和中国原创歌曲奖“杰出贡献奖”) [18],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奖的香港歌手。 2004年初,MTV亚洲大奖和音乐风云榜追颁梅艳芳致敬荣誉,赞扬了梅艳芳奉献音乐的一生。 2005年11月8日,香港邮政推出“香港流行歌星”邮品系列中,梅艳芳与陈百强、张国荣、罗文、黄家驹成为获致敬推出邮票的歌手。 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影视时代

    1984年,主演了电视剧《香江花月夜》 [5],这也是梅艳芳唯一的电视连续剧。剧中饰演一名遭遇曲折的歌女,角色可谓度身订造。她的歌女造型别具风韵,更带点沧桑,加上其精湛的演技令人刮目相看。正因为剧集是讲述歌女的生涯,因此出现大量的歌曲,这也是这部电视剧的另一特色。同年,凭借电影《缘分》获得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2] [93]。 1987年-1988年《胭脂扣》上映,片中一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艳芳获得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95]、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第1届台湾金龙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奖项,成为“四料影后”,角色“如花”也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人物 [2]。 1990年,电影《川岛芳子》公映,川岛芳子是近代中国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梅艳芳的表演神形俱备,恰当地诠释了角色。 1991年,凭借战争文艺片《何日君再来》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1992年,主演电影《审死官》,这是梅艳芳的喜剧代表作,她与“无厘头”搞笑之王周星驰搭戏,表演丝毫不显逊色,其中经典对白和拿捏得当的动作神情更成为电影亮点。 1993年,主演电影《东方三侠》;摇身一变成为行侠仗义的女飞侠。在片中不仅造型多变,流畅的打戏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1997年,主演电影《半生缘》 [2],梅艳芳在片中饰演的顾曼璐,为了养家放弃恋人当上舞女,错失情缘。她将爱恨交织的情绪演绎得丝丝入扣,凭借本片荣获了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第3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奖。 2001年,主演电影《钟无艳》 [20]她在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将昏庸好色的齐宣王演得活灵活现,并凭此片获得《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的最突出女演员奖。 2002年,影片《男人四十》是梅艳芳人生的最后一部戏,她主演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刻画了主角平淡而又细腻的内心,一举摘得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影后桂冠 [21]。 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22]同年UA院线公布二十年香港票房数据,梅艳芳位列香港女演员第三位。至2008年7月,在香港地区票房TOP50中,梅艳芳出演的电影有四部。 2011年,尽管她已经离开七年,贺岁片之冠的十大女星,梅艳芳依然占第二位。

    姐妹情深

    少时家境窘困的梅艳芳从小与姐姐梅爱芳一同登台演出,两姐妹四处登台彼此照顾,感情非常深厚。

    友情岁月

    梅艳芳一生珍惜朋友、交友广阔,她在娱乐圈里是公认的豪爽与仗义。正因为这种真诚、博爱、侠义的性格使她成为演艺界尊崇的“大姐大”。2002年,梅艳芳在庆祝入行二十年的纪念节目上对大家说:我在娱乐圈闯荡二十年,四个字概括:“友情岁月!” 梅艳芳为人义气豪爽,虽常因“真性情”遭受挫折,却从未说过半句后悔。当年因为辞演《阮玲玉》,有人以为她与张曼玉有了隔阂,殊不知两人友情依旧。在梅艳芳逝世多年后,张曼玉在《鲁豫有约》专访中缅怀故友,坦言梅艳芳是其最喜欢合作的女演员,是没有嫉妒心的影响力女性 [80]。好姐妹杨紫琼也在《鲁豫有约》中表示梅艳芳始终活在自己心中,过往的美好点滴一直铭记。曾志伟曾回忆梅艳芳逝世前的情景:“所有朋友一个通知一个,全都赶来看她。医院整层都封给了探视的人,晚些赶到的都站到了楼梯外面。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场面,因为她的好人缘、讲义气,非常感动!” 无论事业上还是感情上,梅艳芳都是一个喜欢完全付出的人,她一次次将美丽和惊喜奉献给观众,她是一个收获许多过去的人,也是一个挑战未来的战斗者。她在娱乐圈打拼二十多年,赢得最多的不是名利而是友情,这是她的真正财富 [79]。

    艺术遗憾

    梅艳芳多次于专访中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做一出音乐剧。而随着内地的逐步解禁,梅艳芳也十分渴望到内地举行个人演唱会,并在电影上与内地优秀导演合作。 2003年底,梅艳芳终于拿到翌年初春的北京演唱会批文,同时加盟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十面埋伏》 [23]。然而这一切,终在距新一年不足40小时的寒冬腊月戛然而止,随风消逝。对于梅艳芳的猝然离世,张艺谋十分痛惜,决定修改剧本,将戏中“江湖大姐”的角色永远留给她,片尾亦打出“谨以此电影缅怀梅艳芳小姐”的字幕表达惋惜之情 [23]。

    心系祖国

    1990年的香港个人演唱会上,梅艳芳一袭红衣翻唱了歌曲《血染的风采》。 在1993年《东周刊》的专访中,梅艳芳坦言政治事件唤醒了国家意识,她因此放弃刚拿到的加拿大护照 [31],决心留在香港为国家尽一份力。“中国有地方发生灾难,心里会一下子很疼,会很着急。但有时候,有人做了不好的事,作为中国人,我会觉得很羞”,多年之后的1997年,面对《电影故事》专访询问香港回归祖国的感受时,梅艳芳没有豪言壮语,只说出这段朴实真挚的话。

    尽职会长

    1993年12月,梅艳芳与成龙、许冠文等人发起成立了香港演艺人协会。 2001年12月27日,梅艳芳正式出任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成为该协会首位女会长 [1]。 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梅艳芳以会长身份号召香港演艺界鼎力支持。 2002年,演艺界发生“陈宝莲遗体偷拍事件”和“刘嘉玲裸照事件 [32](东周刊事件)”作为会长,梅艳芳站出来声讨谴责,并组织香港艺人集体抗议无良媒体。7月,内地流行音乐颁奖礼“音乐风云榜”赴港举行活动,梅艳芳带同香港歌手积极参与,表示“希望两地乐坛可以共同繁荣”。 2003年3月,梅艳芳率理事会成员至北京交谊拜会文艺部门领导,为大陆和香港演艺人建立更紧密关系而努力。香港演艺人协会也首次吸纳内地艺人入会,加强了两地文艺界的交流融合。同年6月,梅艳芳代表香港电影界在特区政府总部向传媒介绍《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给香港电影业带来的机遇。梅艳芳曾多次表示“希望两岸三地的演艺人多些交流,团结起来,共同发展”。同年“非典”时期,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对外界隐瞒病情,倾力联络各界人士,组织演艺界明星全力发起“茁壮行动 [33]”和“1:99慈善音乐会 [34]”,最终筹得2300万元善款,使遭受“非典”肆虐的家庭得以受惠。梅艳芳则因此获得由香港电台及《明报》合颁的“抗SARS杰出奖 [35-36]”。同年10月,香港电影界代表团应邀赴京交流,梅艳芳因病未能同行。时任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接见了代表团,并委托团长马逢国向梅艳芳转达问候。

    慈善事业

    1993年,为支援赈灾、支持同胞,打破不北上的诺言,与谭咏麟一同担纲北京人民大会堂华东水灾赈灾义演的压轴嘉宾。 1993年7月27日,梅艳芳正式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举行多场慈善演唱会,受益捐助老人院医院,“四海一心基金会”的首次筹款活动于1993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盛大的慈善晚宴加上溜冰演唱会,一举筹得四百余万善款,均捐赠多伦多大学徐立之博士作为遗传学研究,并打破当年多伦多华人社区的最高筹款纪录。推动成立[香港影视明星体育协会慈善基金],服务对象以老人为主。 1994年,在香港举行的筹款晚宴及奖券义卖筹得750万善款,其中200万捐赠玛丽医院的肌胳系统再造计划,成立新骨科手术室,院方将其定名为“梅艳芳骨科手术室”;又曾捐赠予华东水灾 [37]、香港医学博物馆、东华三院福幼基金、九龙医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模拟课室及国内儿童福利等用途;还曾捐赠百万兴建“东华三院护老中心”,真正为各地华人社群的医疗、安老、教育、社会福利及研究等各个领域带来支持和鼓舞,体现及光大了“四海同心”的慈善精神。 1999年5月21日,出任“乐施大使” [38],赴云南探望儿童。 2002年,美国加州州长颁发梅艳芳“杰出慈善艺人”荣誉。同年12月15日,出席保良局活动,当场捐款助养500儿童。 2003年2月16日,SAA动物捐赠大行动、加港星辉耀颐康(演唱似是故人来)、发起“茁壮行动” [39]。同年10月,联合国亚太残疾人组织在沈阳发起"10.25爱心永恒巨星演唱会",梅艳芳负责牵头召集演出人员,后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此次演出。 梅艳芳去世后,为发扬和延续她的善心,梅艳芳国际歌迷会和四海一心基金会依靠既有资金和歌迷、友人的捐赠,继续为社会募集善款。 2004年,梅艳芳逝世周年之际,基金会将电影《十面埋伏》剧组及“周年祭慈善晚宴”筹集的善款捐赠香港大学做研究用途。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间,歌迷会和基金会分别向灾区捐赠十万善款。此外还先后捐助了香港“监护者早期教育中心”、“福幼基金会”以及“乐施会扶贫发展工作”等公益事业。为支持内地贫困地区的希望工程事业,2008年经纪人王敏慧及友人林建岳在梅艳芳逝世五周年之际筹款建立了“贵州省惠水县打引乡梅艳芳第一小学”。 2011年,歌迷会再次捐款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天平镇大坡龙田梅艳芳第二小学”,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40]。 2012年,筹建“梅艳芳第三小学” [41],已于2013年7月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竣工落成。 2013年12月30日,为纪念梅艳芳逝世十周年举行的“梅艳芳·10·思念·音乐·会”,扣除有关开支后,收益余款约有36万,张学友和曾志伟私下再捐出善款来补足数字总共50万,全部会捐助“儿童癌病基金” [42]。

    音乐上,她风格多变,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9]。她35岁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8],四十岁获得中国金唱片奖(国家级音乐奖)的艺术成就荣誉 [18]。(沈阳今报、新浪娱乐、三联生活周刊 评)

    电影上,她先后获得两岸三地的影后荣誉(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金鹿奖),在二十年(1985-2005)香港电影累计票房中位列女演员第三。去世后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追授“演绎光辉永恒大奖”,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入“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她唱过《坏女孩》的叛逆,也唱过《似是故人来》的典雅;唱过《烈焰红唇》的性感,也唱过《梦里共醉》的传统。她的风格是中国与西洋的结合,仿佛香港这座城市的时代文化缩影 [5]。(乐坛人物 评价)

    失去这瑰宝,对演艺界是沉重的打击,但梅艳芳在离开前,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她用积极的态度、坚强的精神,让我们学懂如何放下。梅艳芳重视友情,这份友情不是一时,而是一世。她用有限的生命,带来无限的回忆,她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女主角。(演员、主持人郑裕玲 评价)

    她的性格是“宁可天下人负她,而她决不会负天下人”。她对新人、对一些需要照顾的人,她会照顾得无微不至。(演员、歌手刘德华评价)

    梅艳芳是个很“男人”的女人,非常够义气,朋友们聚餐她永远抢着付钱。我觉得梅艳芳是真正属于舞台的,她可以控制整个舞台,舞台就好似她家。(歌手、演员张学友评价)

    公祭葬礼

    2003年12月30日2:50分,梅艳芳因宫颈癌导致肺功能衰竭,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年仅40岁。 2004年1月,梅艳芳葬礼期间,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 [11]为题刊登讣闻。 2004年1月10日,内地同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追思会 [60]。1月11日傍晚,香港举行公祭仪式,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迷和各界名流赶赴吊唁。1月12日上午,梅艳芳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众多演艺界人士出席,近万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别,300多传媒记者到场。葬礼当日,特首致送“音容宛在”四字挽联,中联办致送“懿德流芳”四字挽联 [61],凤凰卫视、香港无线电视、亚洲卫视和华娱卫视进行了现场直播 [62]。 此外,一些音乐界和电影界团体也向香港演艺人协会发出唁电,国家广电总局(总局副局长赵实、电影局局长童刚)在唁电中赞扬了梅艳芳为推进两地艺术交流的卓越贡献 [63]。

    纪念铜像

    2014年7月18日,在梅艳芳参加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32周年之际,由粉丝协会芳心荟筹划、操办超过三年、内地雕塑家曹崇恩教授倾力塑造的铜像,在香港星光大道举办揭幕仪式。 自此铜像将永沐维港之风,将梅艳芳这位“香港的女儿”所展现的风采呈现给每一位市民与游客。身为圈中挚友的刘德华亦为此雕像底座题字:“香港女儿梅艳芳”。

  4. 2024年2月21日 · Creating countless legends, Anita Mui was always a shining icon of Hong Kong’s pop culture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She made a lasting impression with her unique voice and solid singing skills. With her unconventional music style and versatile images, Anita Mui led Hong Kong’s music scene, taking Cantopop to new heights and ...

  5. 2020年9月15日 · 梅艷芳 Anita Mui - 夕陽之歌曲:Kohji Makaino詞:陳少琪 斜陽無限 無奈只一息間燦爛隨雲霞漸散 逝去的光彩不復還遲遲年月 難耐這一生的變幻如浮雲聚散 纏結這滄桑的倦顏漫長路 驟覺光陰退減歡欣總短暫未再返哪個看透我夢想是平淡曾遇上幾多風雨翻編織我交錯夢幻曾遇你真心的臂彎伴我走過患難奔波...

    • 5 分鐘
    • 15.8M
    • 華星唱片 Capital Artists Official Channel
  6. 2023年12月30日 · Anita Mui, her glittering movie and musical career and her legacy, 20 years after her untimely death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On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actress and singer’s death, we...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