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brighton college uk 相關

    廣告
  2. 超過 50 個英國大學學系的學科排名、銜接課程一覽、畢業生薪酬數據等實用選校參考. 學生可透過英倫海外升學中心報讀 125+ 英國大學及專科學院,歡迎聯絡升學顧問進行免費升學諮詢

    • 英國TOP-UP學位

      根據經驗,除部份專業學系外

      成績良好的學生可升讀學位二年級

    • 英國大學預備班

      一年制,銜接學位課程一年級

      科目選擇包括商科、法律、建築等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6日 · 16/07/2019. 腦退化症, 運動與健康, 阿茲海默症.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英國最近有研究指,健康生活習慣有助減低患上 阿茲海默症 等腦退化症的風險。 該涉及近20萬人的研究更顯示,即使有遺傳因素影響,有健康習慣的人亦可把患上腦退化的風險減低逾三成。 美國一項研究亦發現,有4至5項健康習慣的人,患腦退化的風險較只有1項健康習慣的人低六成。 目錄. 注重飲食、常運動、少飲酒、不吸煙. 另一研究:增1項健康習慣 風險減22%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學者在2006至10年邀請約19.6萬名60歲或以上在英國生活的人參與研究,並追蹤他們直到2016至2017年。

  2. 2019年5月6日 · 【明報專訊】腦內科醫學期刊Brain發表最新文獻,由來自美國、英國、瑞典、澳洲、日本等地22間大學合作的研究,發現一種近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的腦退化症,稱為「邊緣系統為主年齡相關TDP-43腦病變」(Limbic-predominant age-related TDP-43.

    • 對象:對塵蟎敏感病人 脫敏治療 vs 傳統治療
    • 脫敏治療 1 年減敏感 減少用類固醇、抗敏藥
    • 嚴重鼻敏感、濕疹個案 第二年治療停服抗敏藥
    • 嚴重濕疹、食物敏感個案 3 歲治療後皮膚明顯改善
    • 脫敏治療成效關鍵 準確鎖定致敏原
    • 過敏病科中心 已逾400鼻敏感患者接受治療

    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在 2016 至 17 年進行一項為期兩年、全港首個針對合併過敏症的脫敏免疫治療研究。研究對象包括 120 名 5 至 56 歲、已測試確認對塵蟎敏感的病人,分為脫敏治療組及傳統治療組,前者每日須口服塵蟎致敏原萃取物藥劑,後者則接受常規治療。 經過 1 年治療後,脫敏治療組病人的鼻敏感嚴重程度下降了 53.69 %,其他敏感症如眼敏感、濕疹及哮喘等亦有相當的改善(見附表)。再者,脫敏治療組病人在治療後,所使用的抗敏藥物及鼻噴劑亦可大大減少。至於常見副作用為治療初期口腔及喉嚨會有痕癢感。有關研究結果已刊載於國際醫學雜誌《Immunotherapy》。

    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名譽顧問醫生、兒童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陳偉明醫生認為,脫敏治療是「一石多鳥」的治療,研究顯示治療後除可明顯紓緩上述鼻敏感和其他合併敏感症外,更重要的是病人可減少使用類固醇及抗敏等藥物。 「臨床所見病人接受治療約 2 至 3 個月後已經開始見成效,病發逐漸減少甚至不再發作。」陳醫生闡釋,病人經過 2、3 年的治療後,身體會建立了免疫記憶,可望達致終生免疫,即使日後復發,也可利用短期療程刺激免疫記憶,達到控病效果。

    患有嚴重鼻敏感及濕疹的Shirley,發作時的種種不適,加上藥物影響令她經常要請病假,但她坦言,初時對脫敏免疫治療的療效存疑,加上藥費問題而未作考慮。直至女兒出生後,為免經常生病而決心接受治療。 「治療開始 1 年後,鼻敏感及濕疹發作的密度減少了,到第二年,已可以停服抗敏藥物。」對Shirley來說,以往單是執拾轉季衣物,雙手腫脹、痕癢之外,更會眼腫、面腫,但經治療後至今,則「安全」過渡,沒有痕癢感覺,令她不禁慨嘆:「原來我都可以正常地生活!」

    5 歲多的樂晴呢? 1 歲開始已有嚴重的濕疹及食物敏感。樂晴的婆婆形容當時樂晴的皮膚「冇一塊好肉」,經常皮膚潰爛至出水及流血,睡眠也受到影響,又因為擔心多種食物會誘發濕疹發作,故要她嚴格戒口,即使學校開生日會亦不能吃生日蛋糕,只能以啫喱做蛋糕頂替,故樂晴的體型較同齡瘦小。 樂晴婆婆說,樂晴足 3 歲已接受脫敏治療,短短兩個月後在樂晴身上已初見治療效果,皮膚狀况明顯轉好,晚上也能睡得安穩。「濕疹受到控制,樂晴漸漸可以進食一些本來會誘發濕疹發作的食物了。」

    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主任、免疫及過敏病科專科醫生李德康醫生指出,很多人都備受鼻敏感、濕疹及眼睛敏感等過敏症困擾,脫敏免疫治療早見於百多年前的文獻,只是較少人使用,其原理是病人持續吸收適量的致敏原,令身體逐漸增加對致敏原的接觸,從而改變免疫系統對致敏原的反應,達到脫敏療效。 李醫生強調,只要為病人準確找到致敏原,脫敏免疫治療的效果會十分明顯,若出現療效不佳或失敗個案,主要是源於病人未有按時服藥。

    過敏病症在本港可以說是日益增長的負擔,濕疹及哮喘等病症的發病率在近十多年增加了 3 倍。陳醫生建議,若過敏症明顯影響生活、工作、上學或睡眠等質素,可考慮接受脫敏治療。 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為400多名鼻敏感病人進行脫敏治療,臨床效果良好。至於其他過敏症病人,只要接受測試並準確鎖定主要致敏原,也可應用脫敏治療,改善病情。

  3. 2019年5月27日 · 免疫治療是近幾年新興的治癌方法,透過激發自身免疫力消滅腫瘤。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解釋,「正常細胞透過PD-1蛋白與身體免疫系統溝通,『是自己人,不要攻擊我』。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細胞能辨識敵人並作出攻擊,而淋巴細胞表面有PD-1蛋白,可保護正常細胞免受攻擊。 但癌細胞利用此機制來瞞騙免疫系統,扮作「自己人」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免疫治療藥物就是希望糾正這個弊端」。 治黑色素瘤 較化療效果理想. 免疫治療針對PD-1、PD-L1、CTLA-4等不同的免疫檢查點,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4. 2018年4月2日 · 癌症免疫治療是當今腫瘤學上最炙手可熱的發展方向,原理是透過藥物重新激活自身的免疫機能控制癌症。 我們的免疫系統負責抵禦各類細菌和病毒入侵,保護身體免受有害物質傷害。 免疫系統中不同類別的免疫細胞,能夠識別外來入侵物,然後攻擊。 醫學界早已發現免疫系統也具備消滅癌細胞的能力,奈何癌細胞異常聰明,能巧妙逃過免疫系統攻擊,於體內不斷增生發展,破壞患者的身體機能。 直至近年,醫學界成功識破癌細胞的詭計,研發出新型藥物,釋放免疫細胞原有消滅癌細胞的能力。 在眾多癌症免疫治療當中,最多人談及的是免疫檢查站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是免疫細胞表面的蛋白質,負責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令整個免疫系統恰如其分運作。

  5. 2018年1月22日 · 22/01/2018. 復元服務, 精神病.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我何時才會康復? 」這是很多病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問題。 然而對於長年和精神病共存的朋友而言,復元不單止徵狀的紓緩或消失,它覆蓋的內容既深且廣,當中包括推動以個人、家庭,以及能耐為本(理解及協助殘疾人士發掘及培養自身能力)的助人服務,透過倡議和公眾教育建立多元和包容的社群,以至擁有不同身體、心理和社交特色的人生活在其中,也能無障礙地自我充權、重拾個人尊嚴和身分,甚至能透過自身經驗持續參與和回饋社會,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復元服務需顛覆改革 不是小修小補. 然而知易行難,改變亦不會一蹴而就。

  6. 2019年3月4日 · 香港是彈丸之地,我們極需要保持國際視野和遼闊胸襟,吸納世界各地人才來提升我們的教育、科研及醫療服務水平,維持香港的領導地位和競爭力。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94):我們欠缺了什麼?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99)憶故友.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00):一個沒有口罩的周末. 新冠疫苗丨增強疫苗成效(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131)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本地醫學人才嚴重缺乏,醫學院如何栽培更多高質素的醫科生是我多年來極大的挑戰。 過去一年得到各部門的努力,中大醫學院有幸從本地及海外成功招聘了46位科研及教學專才加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