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4日 ·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於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發現,因此命名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於人體其他器官,現時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 為何會感染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主要存在於醫院環境中,帶菌者經共用物件,例如牀欄、量血壓器、探熱器等醫療儀器,把耳念珠菌傳給其他人。 大部分耳念珠菌帶菌者都沒有病徵,當醫院發現有病人受感染後,都會進行追蹤、篩查,從而發現其他帶菌者。 徐醫生指,耳念珠菌一般不會影響到健康人士,但當人體的抵抗力差,例如是長期病患者、癌症病人、正服用抑壓免疫系統藥物的病人等,則較大機會感染。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感染耳念珠菌有何後果? 當人們接觸到耳念珠菌,若只是停留在皮膚表面的話,一般都不會引發感染或出現病徵。

  2. 2023年6月1日 · Candida auris (C. auris) is an emerging multidrug-resistant fungus that first discovered and isolated from the external ear canal of a patient in Japan in 2009. Most C. auris infections are healthcare-associated.

  3. 耳念珠菌(学名:Candida auris)是一种真菌,它首次发现于2009年,是在日本东京都老年医院一位70岁的日本女性的耳道中分离出来的。 [1] 耳念珠菌可引起 侵袭性念珠菌病 ( 英语 : Invasive candidiasis ) ,如念珠菌菌血症、心包炎、泌尿道感染和肺炎等。

  4. Candida auris (C. auris) C. auris is an emerging fungus that can cause severe, often multidrug-resistant, infections. It spreads easily among patients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5. First identified in 2009, Candida auris is a species of ascomycetous fungus of the genus Candida that grows as a yeast. Its name comes from the Latin word for ear, aus (genitive auris ). [5] It forms smooth, shiny, whitish-gray, viscous colonies on growth media.

  6. 近來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不斷在國際間擴散,入侵歐美亞洲等20多國,約半數案例都在短短90天內死亡,使全球提高警戒。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去年一名老人在紐約市醫院做完腹部手術後,發現遭感染這種新菌種,儘管立即被隔離卻仍在90天後死亡,且之後該病房 ...

  7.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菌個案在本港有上升趨勢提高警覺.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現特函通知你有關醫院管理局( 醫管局)九龍西聯網公立醫院的耳念珠菌帶菌個案有上升趨勢,並提醒機構保持警惕,以防耳念珠菌在院舍進一步傳播。. 本港首宗耳念珠菌帶菌個案於2019 ...

  8. 其他人也問了

  1. candida auris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