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本文整理了成功的保險業務員在這個環節中的4種做法,希望能助力讀者高效促成,提高成交率。 方法1 假設同意法. 經過前面的一系列工作,業務員對客戶的經營已到了促成階段,不少人在此時會假設客戶已經同意成交,引導客戶填寫投保的基本資訊,如詢問客戶「請問您的受益人是誰? 」、「請問您喜歡年繳還是月繳? 」、「請問您的健康狀況如何? 」等問題。 這些常見的做法雖有助於引導客戶成交保單,但客戶聽多了,也會不容易被打動。 面對這樣的情況,業務員可以轉換思維,從強調保單利益的角度著手促成。 例如,客戶在同意成交之後,將獲得怎樣的保障、享受哪些服務、能為家庭解決什麼問題等。 當這些美好的景象在客戶的腦海中浮現,客戶就會希望更擁有這些權益,讓自己和家人安心,作出購買決定也就更容易了。

  2. 2023年7月1日 · 透過心智圖將保險商品圖像化,不僅能快速在客戶心中建立正確的保險觀念,更可以快速發現保險缺口。 鄭淑娟將常見的險種整理後以心智圖呈現。 以實支實付醫療險來舉例,最大的功能便是來補足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其中給付項目又細分為手術、門診、住院以及雜項等。 要特別留意的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是有理賠上限的,且須醫療院所開立的收據(正本或副本)才能申請。 商業保險心智圖不僅能讓客戶瞭解商品的功能,更能避免客戶對商品的誤解(如以為花多少就能賠多少等)。 鄭淑娟更沿用全球人壽的醫療傘概念,改良成自己的版本,她將紙本的醫療傘拆分為8張拼圖,要讓客戶知道要完善每一項保護傘才會完整;此外,鄭淑娟也會讓客戶自行在橘色圓圈內依據認為的急迫程度標上數字,如此就可以得出客戶想要的規劃順序。

  3. 2021年10月1日 · 善用圖像化工具傳達資訊與想法. 圖像化的資訊隨處可見,舉凡簡報中的表格與圖表,到網路上的圖片,隨手的一張畫,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圖示等,圖像化資訊的使用範圍相當廣泛,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在。 無論是日常的分享或是保險觀念的傳遞,業務人員時常扮演資訊傳遞者的角色,藉由使用圖像化工具,可以更容易引起客戶的興趣與專注,減少誤讀的空間與講解的時間,進而達到高效率溝通的效果。 以醫療資訊分享為例,圖像化的資料會比純文字的分享還讓人印象深刻,而其也更能激發接收者的想像與思考。 作為開啟話題的敲門磚,圖像化的資訊能延伸的內容更多,相比之下更具備優勢。 而保險的意義與價值同樣可以透過圖像來述說,同樣的圖像每個人看到的感受不盡相同,就可以帶給不同人不同的觸發,而「看圖說故事」的內容也會因人而異。

  4. 2022年4月1日 · 對比其他國家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的進程,臺灣老化的速度明顯很多,為世界之最(一)。 3大現象造成臺灣「愈來愈老」 臺灣高齡化成因主要來自於3大現象,分別是民眾平均壽命延長、生育率下降,以及晚婚、不婚愈趨普遍。

  5. 2019年8月1日 · 步驟2. 第一層資料夾中應包含一家人多個檔案. 手機與電腦的不同在於,電腦在資料夾的建立上包含多層資料夾,能夠做更細緻的客戶檔案分類整理,但電腦的攜帶和查找不如手機方便。 大多數手機筆記類APP儘管無法像筆記型電腦那樣建立多層資料夾,僅能建立第一層,但在資料夾內再建立多個檔案,對於存儲和查找客戶資料來說,已能滿足業務人員的需求,如一所示。 每一個家庭的資料夾中應包含多個檔案,比如整個家庭的保障情況「張三的家庭保障情況」,以及所有家庭成員的個人資訊。 如此,當業務人員打開某位客戶的第一層資料夾時,就可以看到這個家庭有多少人,快速查看到整個家庭的保障情況,以及不同家庭成員的投保情況。

  6. 2022年10月1日 · 善用符號與貼圖將情緒具象化 身為數位時代的原住民,年輕一輩的網路使用者似乎天生就有一套應對方案:使用表情符號(emoji)。 相信大家都對這些表情豐富的小黃臉不陌生,在句子尾端加上表情符號,就能更精準地傳達自己在說話時的情緒。

  7. 2018年5月1日 · 畫圖可以向客戶呈現保險和風險的關係,突顯加保的重要性,通俗易懂。. 情況1當個人保障不全面,保額不夠. 歸納客戶需要加保的類型,主要分為2種:. 1.險種不齊 ,保障不全面。. 客戶要為自己織一張全面的保護網,就需要購買多份保險。. 根據「人生必買7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