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日 · 張耀光認為,面對逆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在於「正向思維,正面心態」,這不只是疫情下扭轉局勢的關鍵,更是面對所有逆境時必須具備的心態。 正向思維 ,意思是不要因為逆境而輕易放棄,即使面對再多的困難,要告訴自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逆境不會長久存在,必然有恢復的一天。 只要看清楚這點,逆境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就會減少,進而讓業務員能夠開始思考如何面對逆境、突破困局。 正面心態 ,則是更進一步地積極思考,逆境之下還有什麼可做的事情、還有哪些可以嘗試的作法。 如疫情造成邊境封關,讓香港保險業務員暫時無法經營大陸客戶市場,那麼還有哪些市場可以開發? 如何去開發? 有什麼可以嘗試的新做法?

  2. 2018年3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金融科技趨勢模糊了原本劃分明確的金融業務界線,也將各種新技術帶入法遵、監理的領域。 讓金融業者為了達成法遵要求,不得不提高法遵人員、治理、風險管理的成本,各種因素催生出監理科技(Regtech)一詞。 隨著監理沙盒機制的通過,很多人都把重心關注在——誰會進入沙盒? 多少人會進入沙盒? 進入沙盒要有什麼樣的條件? 這些問題可以明顯讓我們感受到金融業確實已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過往談發展金融科技,想要怎麼做全憑公司意志,但接下來就與監理官有關係了,因為不管業者有多少的創意與想法,只要主管機關不點頭,創新也無法進行。 也就是說,不管金融科技如何發展,監理科技 (Regtech)勢必也得跟上腳步。

  3. 2023年3月1日 · 1.客戶開始花他們沒有的錢. 在新冠疫情過後,許多客戶突然意識到,他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開始思考有很多事情是不是該「現在」就去做? 舉凡環遊世界、跟朋友相聚及出遊、開發新的興趣等及時行樂的舉動隨之產生。 這樣活在當下的想法也是財務顧問可以與客戶好好聊聊的,你可以發現客戶會被相關議題引發高度的專注。 與之同時,客戶也有些矛盾,若是想要有更好的人生體驗,自己究竟是該現在存一些錢,還是馬上把所有錢花光? 過去我們可能普遍認為儲蓄就是為了未來預做準備,但要是沒有未來呢? 畢竟我們很有可能明天就因為一場疾病或意外,就此離開人世。 在這樣思維的影響下,有些人甚至會借錢,以達到享受人生的目的,像是去渡假、買車、吃大餐,甚至在前一陣子世足舉辦時,有人特別飛到卡達,他們是如何支付這筆鉅額開銷呢?

  4. 2019年10月1日 · 鹿港是一個文風鼎盛的地方,曾是臺灣的第二大都市,也因此三十年前的鹿港鎮就已經擁有300多個博士,是當時全臺鄉鎮裡博士比例最高的地方。 一些地方耆老、地方人士希望林肇睢能夠參與地方的發展改革,當時地方最有名的鹿港天后宮聘請他擔任無給薪的委員,參與當地發展的規劃。 林肇睢非常認同產業發展不能脫離社會而活,就像不能自居一隅跟社會脫節一樣,所以積極參與鹿港天后宮地方公益事務發展,一邊工作一邊進行社會公益,回饋地方。 接任鹿港天后宮主委的時候,林肇睢才36歲,那時候的他已經接觸了社會各個階層,所以看事情的角度更寬廣。 他也是在那時候意識到,屬於海島型國家的臺灣,雖然擁有漂亮的山川海域,卻因人為因素而常被破壞。 常在世界各國奔走的他,特別能體會臺灣獨一無二的價值,認為臺灣是最漂亮,物產最豐盛的地方。

  5. 2019年7月1日 · 被診斷病情後沒多久,葉舜仁提早飛往美國做心理建設,因為他知道,他即將面臨人生中的一大挑戰,而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一旦輸了,人生便從此畫下句點。 人生的最後三十天. 到了美國後,他與在新加坡的家人聯絡,對話內容大致都圍繞在等他們來美國之後要去哪裡吃美食、逛街等話題。 他不想給家人壓力,而是希望大家都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 「畢竟未來的事情很難說,先別急著下定論,也許會有奇蹟發生,也許上天還願意眷顧我。 當時有人問他:「你在知道自己生命只剩下三十天的時候,心情是什麼模樣? 葉舜仁的回答是:「我不怕死亡,死亡對我來說只是自然現象。

  6. 2020年3月1日 · 1. 陌生緣故化 :針對較為陌生的客戶,業務人員一定要先炒熱氣氛,但切記不要「變小丑」,可以運用5大話題讓談話氣氛輕鬆一些。 談話目的除了讓業務人員與客戶拉近關係,也是在探詢客戶對什麼議題感興趣。 2. 專注傾聽 :在銷售前端,業務人員是主要談話者,但進入關鍵話題時業務人員不能講太多的話,而是透過傾聽對方的談話內容,蒐集有用的資訊,同時也要在心裡預備好問題。 業務人員問1個對問題,勝過10個不好的答案。 3. 勇敢促成 :當業務人員在幾次見面和聊天後提到商品,或是帶著建議書過去,如果客戶沒有提出太多反對問題,那麼就應該勇於表達促成的邀請,而不是等待客戶主動提出。

  7. 2015年1月1日 · 1.沒時間. 很多人常說:「我沒時間去關懷,我可以捐錢。 」覺培法師引用星雲大師曾講過,在行善的道路上,捐錢是一年級新生,實地走到前線才是二年級生,自己沒有走到第一現場,你就永遠無法知道人間的冷暖是怎樣,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家裡有多溫暖。 而要如何有時間去關懷,就是要把握當下。 每個人都可以投入關懷,只要將我們的價值觀翻轉一下,多去關懷你身邊的人和事就可以。 2.不富有. 有人說:「我沒有東西可以給。 」星雲大師常說,我們要從「求」的人生改為「給」的人生,你不能給予金錢物質,但你可以付出歡喜、希望、方便,這些都可以透過你的語言、神情、笑容表達出來。 覺培法師指出,富有要從給予開始做起。 曾有一個孩子拿著儲蓄罐找到她,表示要捐給汶川大地震的受難民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