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The Mindfulness Survival Kit. 跳至 正念, 生態學, 和平, 商業, 教育. 社會生態學. 一行禪師有關相即的教導引領了佛教深層生態學的發展。 參照古代佛經,如《金剛經》,他從社會生態學的角度解釋了佛教的“無我”教導:“我們無法將人從環境中分離出來。 環境在人之中,人是環境的一部分…禪修之後,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區別消失了。 一行禪師主張以人為本解決氣候危機。 他說:“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保護地球的新技術。 我們需要真正的社群與合作,需要重建與自己、與地球、與他人的真正交流。 ”他說,只有當我們觸碰對地球的真正的愛時,才會有所需的巨大能量進行必要的徹底改變,以拯救我們的文明。 革命是需要的,它始自我們每個人的內在。 我們需要覺醒,與地球相愛。

  2. 2022年5月12日 · 一行禪師透過平實真摯的文字帶我們從日常生活開始了解正念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去實踐。 書籍的前半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來鋪陳,告訴我們生活中該如何練習,以及正念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益處。 到了本書的中段,則開始使用些許佛法相關的文字,來描述人與世間萬物的真實特性。 若是平時就有在接觸佛學的人,應該能輕易讀懂;倘若不熟悉佛法用語,則可能會有點不易消化。 而書籍的後段,一行禪師提供了32個正念的練習,從短到長、由淺入深,讓我們可以跟著這些文字一起循序漸進的練習。 這本書適合誰?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是一行禪師寫的一封長信,所以每個章節的篇幅都不長,有些篇章讀起來像短篇的故事。 也可能因為是將書信收錄成冊,因此我覺得書中闡述正念的方式比較偏向信手捻來,而不那麼系統性。

    • 一行禪師 mindfulness1
    • 一行禪師 mindfulness2
    • 一行禪師 mindfulness3
    • 一行禪師 mindfulness4
    • 一行禪師 mindfulness5
  3. 前言. 十四項正念修習是相即共修團修習的核心是照亮我們修行之道的火炬是乘載我們的船是指引我們的老師。 通過這些修習,我們接觸到萬物相即的本性,理解到我們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互相關連。 相即並非是一種理論,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感受得到的實相。 十四項正念修習幫助我們培養念、定、慧,讓我們從恐懼和以為自己有一個獨立自我的錯誤知見中解脫。 第一項正念修習:開放的態度. 覺知到盲信和缺乏包容所造成的痛苦,我們決意不盲目崇拜或受限於任何觀念、理論和學說,即使是佛教義理。 我們視佛陀的教導為幫助我們培養智慧和慈悲的修習指引,而不是以爭鬥、殺戮或犧牲自己來捍衛的教義。 我們明白,種種盲目的信念源於二元思想及分別心。

  4. 行禪要旨 | Plum Village. Clips / 禪要旨. 播放 Download Audio. 然後還有正念步行的練習。 在練習行走時,我們也停止思考。 如果我們在走路時思考,我們並不是真的走路。 在步行期間,我們將注意力集中於步伐,協調我們的呼吸與步行。 當然,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和你的腳步時,你是一個自由的人。 你是一個自由的人在這個星球上行走 ,你享受每一步。 當我們和僧團一起行走時,我們不應該走得太慢。 單獨時我們可以練習慢步行禪,但與僧團一起時,我們必須正常行走。 吸氣,你可能想走兩三步,你可以說:「我已經到了,我已經到了。 」我已經到達此時此地,生命存在之地。 我到了,意味著我不想再跑了。

  5. 一行禪師出版了超過100本越文及英文著作包括經典禪修和入世佛教要旨詩集兒童故事書及佛教經論闡釋其中翻譯為中文的著作超過50本這些作品展現了禪師的人生故事學術成就心靈歷程與詩人的情懷

  6. [7] 一行禪師此時被認證為佛法導師dharmacharya [18] ),足以擔當慈孝寺住持。 [9] 1966年5月1日他在慈孝寺從受真寔禪師傳燈」,為佛法導師dharmacharya)。 越戰期間 [ 編輯] 1960年一行禪師得到 普林斯頓大學 提供的獎學金,赴美攻讀 宗教比較學 ,之後又在 哥倫比亞大學 教授佛學課程,並持續呼籲反戰,希望美軍能退出越南。 那段期間他也精讀了法文、中文、梵文、 巴利文 和英文。 1963年,他回到越南協助他的同胞僧眾推動非暴力和平運動。 一行禪師同時也在萬行佛教大學教授 佛教心理學 和 般若 。

  7.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一行禪師-觀呼吸來減輕疼痛與苦. 一行禪師是當代指導正念 (mindfulness) 相當關鍵的人物之一。 下述影片是其來台灣時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的觀呼吸方式達到釋放壓力減輕疼痛與苦。 以下節錄自youtube該說明,歡迎播放影片。 我們身上有緊張、有痛,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釋放緊張與痛,於是讓這些緊張與疼痛在身上累積很久,現在聆聽唱誦並容許身體的壓力釋放,減輕一些疼痛。 佛陀在經典中,敎我們如何用正念的觀呼吸來減輕疼痛,釋放壓力... 我吸氣3秒鐘,覺察到身體的緊張、疼痛,我釋放這些緊張、疼痛;呼氣要4~5秒鐘,我們容許身體放鬆下­來,緊張、疼痛釋放出來。 這樣子的練習、修行,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