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17日 · 他認為「上善若水」,最好的處世方法是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正因為不爭,故而沒有失敗之憂,並能使人們樂於推戴。 老子從善利萬物的水性引申出了寬厚的為人之道,他主張:「者,吾之;不善者,吾亦之,德善矣!

  2. 2019年6月22日 · 上善若水 」是 老子 《 道德經 》中的名言,出自 老子 《 道德經 》的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那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究竟是什麽? 智者與商人的對話. 一位年輕的商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盡。 他在湖邊碰上了一位觀水靜坐的智者,便將自己的境遇逐一細述。 智者微笑著將他帶回家中,令其從地窖裡搬出一塊偌大的堅冰。 商人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照做了。 冰塊搬出來後,智者吩咐:「用力砍開它! 」商人找來斧頭便砍,不料猛烈的重擊,只能在冰面上劃下一道細微的印記。 商人又掄起斧頭,全力劈鑿。 一會兒,對著掉落的冰屑,他氣喘吁吁地搖頭:「這冰實在太硬了! 智者不語,將冰塊放在鐵鍋中煮。 隨著溫度的升高,冰塊慢慢融化。

  3. 2022年6月8日 · 老子 上善若水。.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老子 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句至理名言出自《 道德經 》,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如水一般,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不與他人一般見識,也不與他人爭長短 ...

  4. 2018年1月23日 · 原文是:「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認為人世間最善良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 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 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才能成為百谷之王。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七十八章中進而對水作了以下闡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尤其當一個人處於弱小劣勢的地位時,只能採取以柔克剛的方法才是取勝之道。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就是其「柔德」所在。

  5. 2016年3月23日 · 上善若水,做人不能當圓滑的鵝卵石,但可以學習水的品質和美德。 上善若水,做人不能當圓滑的鵝卵石,但可以學習水的品質和美德。 ... 中醫 秘方 氣功修煉 強身美容 商機 健康 生活 飲食 美容美髮 汽車 影片 ...

  6. 2012年9月26日 · 三、李世民「水則載舟,亦能覆舟」創「貞觀之治」 「水則載舟,亦能覆舟」原文見《荀子.哀公》篇,是荀子引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

  7. 2022年6月8日 · 老子言:「上善若水。 」《道德經》中「水」對老子而言有「七」,也是為人處世的「七智」,若能讀懂,便能和水一樣「不爭,幾於道。」 老子言:「上善若水。」《道德經》中「水」對老子而言有「七」,也是為人處世的「七智」,若能讀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