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8日 · 包括 傑維斯灣地區 (73平方公里)、 科科斯(基林)群島 (14平方公里)、 聖誕島 (135平方公里)、 豪勳爵島 (56平方公里),不包括無人居住的 亞什摩及卡地爾群島 (5平方公里)、 珊瑚海群島 (0.9平方公里)、 赫德島 和 麥克唐納群島 (372平方公里 ...

  2. 主權國家,指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在國際法中,主權國家是一個非物質的法律實體,並由一個法定政權做為代表行使國家主權 [1] [2],其統治和管理的權力由該國家或組織的人持有,不受他方影響。

  3. 截至2022年1月,聯合國共有193個會員國。. 這些成員國都是得到國際社會正式承認並獲準加入聯合國大會的主權國家。. 觀察員國和非會員國:除了193個聯合國會員國外,聯合國還有兩個具有非會員地位的觀察員國:羅馬教廷(梵蒂岡城)和巴勒斯坦國。. 雖然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世界政區索引列出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其範圍既包括被國際普遍承認的國家,也包括未被國際普遍承認的國家和屬地。 本索引中,所有國家(或地區)均按照英文字母排序,並羅列其中文簡稱、全稱,英文簡稱及 ISO 3166-1 代碼(格式為 二位代碼 - 三位 ...

    • 歷史淵源
    • 現代起源
    • 承認方式
    • 國家與政府的關係
    • 國家滅亡
    • 國家數量的趨勢
    • 延伸閱讀
    • 外部連結

    自19世紀末以來,幾乎整個地球已被劃分為多個部分(國家),這樣或多或少地為不同的國家分配了明確的邊界。而在以前,相當大的土地要麼無人認領,要麼被遺棄,要麼居住著沒有組織成國家的游牧民族。但是即便在現代國家,也有大片偏遠地區(例如亞馬遜熱帶森林)要麼無人居住,要麼完全或主要由原住民居住(其中一些族群仍然沒有經常接觸)。還有一些國家並未對其整個領土擁有事實上的控制,或者這種控制存在爭議。 目前,國際社會擁有195個主權國家,其中大部分在聯合國都有代表。這些國家存在於一個國際關係體系中,每個國家通過自己的計算來考慮其他國家的政策。從這個角度看,各國都陷入了特殊的內外安全與合法化國際體系的困境。而在最近所形成的國際社會概念則指的是為執行某種關係而建立了規則、程序和機構的一組國家。因此,國際法、官方承...

    西發里亞主權體系是基於領土的民族國家主權概念,並且外部代理人沒有在其國內結構中產生任何作用。這是一個由國家、跨國公司和組織所組成的國際體系,始於1648年所簽訂的《西發里亞和約》。 主權是一個經常被誤用的術語。 直到19世紀,「文明標準」這一激進的概念還經常被用來確定世界上某些人是「未開化的」,缺乏有組織的社會。與「文明人」的「主權」相比,他們的「主權」要麼完全缺乏,要麼至少是劣等的,這一概念反映並構成了這種立場。 拉薩·奧本海姆說:「也許沒有比主權更具爭議性的概念了。這個概念從被引入政治學的那一刻起直到今天,從未有過一個普遍認同的意義,這是不爭的事實。」

    國家承認(state recognition)是指「既存主權國家將一個政治實體視為主權國家」的行為,被承認的國家就具有國家地位(statehood,或稱國格),具有國際人格(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能夠在國際社會中享受國際權利,負擔國際義務。需注意國家承認不等於外交承認也不等於政府承認。 在傳統國際法上,國家承認的理論包含宣示說與構成說,兩種理論的立場相左,目前學界以宣示說為通說,但有轉向構成說的趨勢。實踐上,國家承認通常介於宣示說和構成說之間,還有法律承認(recognition de jure)和事實承認(recognition de facto)的落差,其複雜性、多樣性實在超出這兩種理論所能解釋的範圍。

    儘管「國家」與「政府」這兩個術語經常互換使用, 但國際法上還是將非實體國家與其政府進行了區別;事實上,「流亡政府」的概念就是建立在這個區別之上的。 國家是非物質的法人實體,而不是任何類型的組織。然而,通常情況下,只有一國政府才能對該國施加義務或約束該國,例如通過條約。

    一般來說,國家是持久的實體,儘管它們可以通過自願方式或外部力量(例如軍事征服)而消失。自二戰結束以來,暴力廢除國家政權的行為在實際上已經停止。 由於國家是非物質層面的法人實體,因而有人認為它們的滅絕不能僅由於物理力量。相反,軍隊的實際行動必須與正確的社會或司法行動相關聯,才能真正地廢除一個國家。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體系中的主權國家數量在激增。 一些研究表明,國際和區域組織的存在、經濟援助的更多可用性以及對自決規範的更多接受程度都增加了政治實體選擇分離的願望,這都認為可以增加國際體系中的主權國家數量。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阿爾貝托·阿萊西那和塔夫茨大學經濟學家恩里科·斯波拉奧雷(Enrico Spolaore)在他們合著的作品《國家規模(The Size of Nations)》中認為,國家數量的增加需要歸功於更和平的世界、更大程度的自由貿易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民主化以及協調經濟和政治政策的國際組織。

    Antony Anghie(英語:Antony Anghie). Imperialism, Sovereignty and the Making of International Law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01-03. ISBN 9780521828925 (英語).引文格式1維護:冗餘文本 (link)

    《International Law - A Brief Prim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Nathaniel Burney 著
    Michael Ross Fowler; Julie Marie Bunck. What constitutes the sovereign stat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6-10, 22 (4): 381 – 404. doi:10.1017/S0260210500118637 (英語).
    Legal opinion by the Negotiations Support Unit in the Palestinian Authority on transitional sovereign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6. 國旗會勾勒出科索沃在地圖上的輪廓,配以跟歐盟旗幟一樣的藍底色,象徵歐盟是科索沃的未來,普裏什蒂納成為首都,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在美國、歐盟、北約一些國家的支持下,單方面宣佈脱離塞爾維亞獨立。

  7. 該地圖顯示了世界上有國家主權國家和附庸國或具有國際邊界的特殊主權地區、周圍的海洋、海域、大島嶼和群島 帶國家名稱的世界地圖顯示大陸和國家,大陸的一部分,跨大陸國家,獨立和附屬領土,海洋,大島和小島,以及世界上存在的一切。

  1. 世界地圖國家主權 相關

    廣告
  2. Learn about building Moon Bases, the history or plans to do so. Lots of subjects about Space Travel

  1. 相關搜尋

    世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