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5日 · 江雪的演藝經歷恰巧是11年光藝」、11年亞視」、11年加拿大電台少變動的高穩定度堪稱藝界公務員。. 可貴的是,貌似柔弱的江雪雖不張揚,但凡事皆有自己的主張─萌生當明星的念頭,就鼓起勇氣應考;婚後欲復出銀幕,便理性與親人商量;不願 ...

  2.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羅西尼( 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 - 1868 ),他一生的一些事情很有趣。. 他是義大利作曲家與美食家。. 他在一生當中創作 39 齣歌劇,其中包括『塞維利亞的理髮師』(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 威廉‧泰爾 』等傑作,但也有 ...

  3. 歌劇綜觀—看四百年來幾個改變歷史的關鍵轉折. (圖為林伯杰所著【一夜變成歌劇通】) 歌劇起源的那ㄧ個精確點,如今看來有點模糊,不一定那麼容易考證,或那麼必要。. 但有種說法表示,「歌劇的前身就是希臘悲劇」,希臘悲劇當年的樣貌,就是帶有音樂的 ...

  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前言:. 閱讀完七等生的〈我愛黑眼珠〉,筆者認為不管是小說情節亦或人物心理轉折,對比性均極強烈。. 圍繞在「現實」與「脫序」之間,呈現極度跳躍的氛圍。. 透過李龍第的心理轉折,七等生將人被壓抑的意識單獨提上來 ...

  5. 2004年9月29日 · 看不見的城市一書是義大利小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vino的作品內容借用史實歷史人物忽必烈 (中國元帝國皇帝)與馬可波羅 (義大利威尼斯商人),透過馬可波羅遊歷世界的經歷,向忽必烈皇帝報告其所遇見的城市。 在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下,人與人的溝通方式,由陌生到熟悉、從支體動作至語言敘述,想像與具體連結,發展出存在於兩者之間的默契和微妙關係的轉變,跨越虛實分界,藉由想像力與記憶,時空交錯,再現重構存在人心中看不見的城市,讓讀者有多重的解構與思辨,每雙眼睛所接觸到的文字,勾勒出不同意象的城市,散發出其小說的獨特魅力。 伊塔羅.卡爾維諾用馬可波羅這個史實人物,扮演者一個說故事者的角色。

  6. 「光」是世界上目前行進速度最快的,一秒鐘繞地球七圈半,沒有任何物質足以超越光速。 而人類的「想像力」則是無遠弗屆,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穿梭於過去、現在、未來,把遠方的場景拉到眼前。 所以,想像力比光更快速、曲折、神奇。 修辭學者陳望道首先提出「示現」辭格,並如次界定其意義:「示現是把實際上不見不聞的事物,說得如見如聞。 所謂不見不聞,或者早已過去,或者還在未來,或者不過是超絕時地、超實在的非常辭格。 」,陳氏對「示現」辭格的界定,與二十世紀初葉風行於歐洲的「超現實主義」,就兩者表現手法均著重於想像力的精神活動及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而言,頗多相吻合之處,若說「示現」辭格是「超現實主義」的精髓(即所謂「時空交錯,意象拼貼」)所在,應無言過其實。

  7. 我們也不要忘記在古希臘還有一位喜劇家叫做里斯多芬尼茲(Aristophanes),曾經寫過一個反戰的喜劇《利西翠妲》(Lysistrata),明年我們應該有機會可以看到台南人劇團的演出,他們將再一次以台語詮釋西方戲劇經典,也值得我們期待。. 《世界名劇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