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1日 · 根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2月單月國銀外幣存款大增2,028億元,終結連3跌,且增額是近4個月最多,推升整體外幣存款餘額攀升到14兆2,248億元的歷史新高,顯示外幣市場閒置資金仍多,一旦美國降息,資金回流將有助提振外幣保單銷量,尤其透過資產配置以

  2. 2023年10月1日 · 目前在利率調整有限的情況下,匯率變化就成為最主要的購買因素。當美國聯準會升息未止、美元存款利率居高不下,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呈現持續上升的機率仍在。因此,美國聯準會在哪一個時間點暫停升息、降息,將會是銷售動能翻轉的關鍵。

  3. 2022年11月1日 · 升息(利率上升),代表使用錢的成本變高,有借貸需求的人,需要多支付利息,反之對存款族來說,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利息。

  4. 2019年10月1日 · 金融投資之資金,應自其存入外匯存款專戶之日起算,屆滿五年、六年分別得取回三分之一,屆滿七年得全部取回;另依《境外資金匯回金融投資管理運用辦法》規定,資金未從事實質投資及金融投資者,應於外匯存款專戶存放達前開年限後,始得分年取回。

  5. 2023年7月1日 · 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為美國聯準會相當關注的通膨指標,當中分為3大區塊: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氣、農糧等,占20%)、租金(房地產,占30%)、服務業(占50%);去年6月美國PCE來到6.98%的點,歷經超過9個月的時間後,已下滑至4.

  6. 2021年3月1日 · 1.民眾認為外幣保單「利率」或「投資報酬率」較高. 新臺幣的存款利率處於歷史低檔已經頗久,因此市場上常會聽到許多業務人員積極勸說客戶:「新臺幣定存利率都不到1%,但是外幣保單的(預定利率或宣告利率)都將近3%;很適合把定存轉過來。 」高達3倍的利差令許多「定存族」心動與行動。 「不求報酬率很高,但求能對抗通膨。 」這是近年許多民眾積極買進的原因,令外幣保單愈來愈被大眾熟知。 2.預期該外幣對臺幣會升值. 許多業務人員在行銷外幣保單時,常會許客戶一個美好的願景,他們會告訴客戶此時此外幣正在低點,未來可以賺到「利差」和「匯差」,令許多民眾趨之若鶩。 3.保費較便宜. 若客戶僅是訴求保障,外幣保單會因為「預定利率」較新臺幣保單為高,同樣的保額,保費就會較低。

  7. 2022年9月1日 · 如果保險公司賣的都是固定利率的傳統保單,以目前升息導致資產減損來說,升代表負債實質相對也是減少,兩者相抵之下,保險公司的實際衝擊並不大;但如果賣的都是利變型保單時,在利率下滑的市場環境中,保險公司雖然可以調整宣告利率來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