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205. 0. 作為一名保二代,新加坡英康保險首席執行財務顧問宋敏菱,並沒有選擇在畢業後追隨家族的腳步加入保險業,而是在成家後才為了有更多時間可以自主運用,加上工作上逢瓶頸,讓她在深思後決定加入保險業。 在保險熏陶下長大的宋敏菱,對於保險有充分的瞭解,入行起就有自己的使命——保護好每位客戶和家庭,達成圓滿人生旅程。 這個使命就是一個從業的基石,助力她在這個行業中踏實前行,長久地走下去,不被周遭的事物影響。 她強調,誠信對於一名保險從業人員至關重要,若是因為一時的急功近利而走捷徑,可能會做出有損自身品牌以及聲譽的事情,誠信一旦毀壞將無法重來。

  2. 2022年8月1日 · 因為如此,他認為保險的銷售也應該從這些根本的價值談起,而不是單純的勾起客戶對利潤的追求。 從愛與責任,看見保險的價值 林文英回憶,當年還是中學教師的他,初次接觸保險就忍不住想到:我是家中的主要收入來源,如果我發生了什麼事情不能工作了,家裡怎麼辦?

  3. 2022年7月1日 · 從家庭主婦到IDA白金獎的奮力前進. 文 崔浩風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7 月 1 日. 0. 687. 香港英國保誠保險資深區域經理王聰並非香港出身,2013年投資移民到香港後,為了充實自我而在2015年選擇加入保險業,當時父母對這個決定都抱持反對態度,王聰對此的態度也沒有非常決絕,先是安撫父母:她只是先去上課,試看看這個行業,如果保險真的不好,要退出也來得及。 卻不料,王聰卻「一試成主顧」,至今7年的時間不但沒有退出保險業,還不斷晉升到了資深區域經理的職級,更是自2017年起連年獲得國際龍獎IDA銀龍獎以上佳績,其中甚至有半數為白金獎。

  4. 2024年2月1日 · 1. 相信保險. 2. 熱愛保險. 3. 把保險當成終身事業. 4. 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5. 設定明確的目標. 6. 良好的職業道德. 7. 自律. 8. 意志堅強. 9. 無私分享. 10.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期使從業人員都能夠向他們看齊,朝「典範」成功者更靠進一步。 更多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榮譽是持續前行的重要推動力. 注重個人品牌打造,源自「先把自己做好」哲學. 天資聰穎,依靠堅持、努力成就不凡. 因學習擴展眼界,在逆境中看見機遇.

  5. 2020年2月1日 · 謝慧君回憶曾經在路上遭遇陌生人搭訕,但第一、他整個人看起來不重視自己的衣著,衣服髒亂不堪;第二、他說話不清不楚的,很難令人產生好感。 謝慧君表示:「銷售亦是同樣的道理。 人永遠走在商品前面,客戶都不喜歡你了,怎麼會願意去聽你說什麼,很多人為了想服務高資產客戶,努力去上了很多與稅務相關的課程,但再頂尖的業務人員也會跟你坦承:「上很多課很好,但如果你進不去客戶心裡,你空有滿腹經綸亦是無用。 」意指客戶對你「有好感」才是銷售關鍵。 所以她有了團隊後,一再告誡自己的夥伴,第一個印象60分一定要拿到,你可以個性木訥、不擅言詞,因為有客戶就是喜歡木訥的業務人員,但千萬不能不注重打扮,因為這其實也是銷售的一環。 此外還有談吐,你一開口是「急功近利」,還是為了客戶的生涯規劃?

  6. 2018年5月1日 ·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7. 2023年5月1日 · 2023 年 5 月 1 日. 270. 0.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發行人、 保險行銷集團集團發行人暨總編輯。 放權、放手雖是主管的必然,但掌握重點參與、協助能力不完全的部屬,也有必要。 此時參與反而是關心,而干預,這就是「知人善不任」。 因為瞭解你,所以知人善不任. 一位我極信賴的直線主管,過去戰蹟彪炳,提出了一項創新的項目計畫,我極為認同,要求他放手去做,我全力支持。 但因計畫太大,動用資金可觀,成敗影響極大,我要求事前、事中、事後,都要鉅細靡遺的向我提出報告。 剛開始,這個主管還興沖沖的來說明報告,後來逐漸不耐煩,覺得我管太多,似乎對他不信任,並要求我放手讓他自己去做就好。 他的要求被我斷然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