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9日 · 據 《三立新聞網》 報道,台灣地政士全聯會副執行長蕭琪琳分享一宗案例,指曾有一名70多歲的吳伯,妻子早逝,獨力撫養2子1女,一直按照傳統觀念與長子同住,次子與幼女則早已成家立室而遷出。 由於自己年事已高,吳伯決定在自己尚意識清楚時立下遺囑,將價值5,000萬元新台幣(約1,350萬港元)房產留給長子;餘下5,000萬元新台幣(約1,350萬港元)財產則給予次子和幼女平分。 可是,當長子得知自己獲房產承繼權後,隨即將「翻臉不認人」,更將吳伯趕出家門,令吳伯只好搬往與次子同住,並更改遺囑由次子承繼5,000萬元新台幣(約1,350萬港元)房產,其餘由長子及幼女平分。 不幸的是,次子得悉更改遺囑後,同樣「認錢不認人」,開始對父親不聞不問,吳伯在傷心欲絕之下,只好投靠幼女。

  2. 2024年3月21日 · 28歲他在紐約買了第一套公寓,在30歲錢已經年薪100萬美元,31歲,他成為了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之一。 「 成功就像一種癮。 第一次吸煙,你很快就會興奮並產生幻覺,但如果你每天都吸煙,你需要在早上抽10根煙才能重溫那種感覺。 一場婚禮讓Khe明白了成功與野心的代價。 在出席摯友婚禮前夕, 他發現自己後腦勺有一塊巨大的斑禿 ——他壓力太大了,大到頭髮都掉了。 Khe不得不用黑色塗料掩蓋,塗料卻濺滿了白襯衫。 Khe曾以為錢就是一切,但錢卻無法解決此時的尷尬與無助。 女兒的出生讓Khe堅定了離開的想法,終於他辭去這份光鮮亮麗的工作,「已經失去了玩金融遊戲的熱情」。 點擊圖片放大. 上大學初見上流社會樣貌 野心滋長最後崩潰.

  3. 2021年10月21日 · 你唔好用買入價或帳面賺蝕,作為判斷一隻股票優劣的標準。 你應着眼佢本身有無質素,如果有,中短期價格波動,令到出現帳面虧損,係無問題,照可以長綫持有。 但如果係無質素,無論這一刻是賺定蝕,你都要將佢沽出。 重點分析的地方,係企業質素,而非股價上。 保利協鑫 (03800) 比較麻煩,現時暫時停緊牌,因為佢仍未出到業績,將公布業績的日期延遲了幾次。 最近現任核數師更請辭,我對這類股票,會較有保留。 但由於現時停牌中,暫時乜都做唔到,只有等。 初步睇佢的財務數據,都幾弱,相信日後就算復牌,股價都會受壓,要有心理準備。 中國恒大 (03333) 業務本身不算差,但中央有時會出招打擊樓市,加上佢本身負債極高(這是最大問題,風險太高),相信會對佢有一定的影響。

  4. 2018年10月1日 · 年輕一輩未必認識葉茂林,現為耀才主席的葉茂林,在創立其證券王國時也捱過不少苦頭,創業做大老闆之前,由小販做起,賺到他的第一桶金。 「當年做小販一點都不容易,經常受黑社會欺凌,又擔心畀警察拉。 但賺不到錢的話,全家都會捱餓。 」葉茂林早年接受傳媒訪問時,道出他當年以小販維生時的日子。 也正因為當年做小販的日子不易捱,但為求生而要捱,造就他不言敗的性格。 其後,葉茂林涉足多個行業,為了以小本博大利賺更多錢,他開始炒賣黃金。 但炒金之路,他也曾經損手,輸掉近八成身家。 但炒賣損手並非對他造成陰影,他將餘下的兩成身家,轉戰成衣配額行業,其後生意愈做愈大,真真正正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於90年代初,成衣行業環境有變,葉茂林開始考慮轉行,賺錢為首要考慮,遂於1992年成立耀才證券。

  5. 2023年12月26日 · 2023年似乎是一個離別的季節:告別熟悉的生活模式,亦告別了一批熟悉的面孔:芒格、周海媚、李玟⋯⋯名人離,遺產分配往往成為焦點,隨著法律與信託制度的完善,大多數財產都能得到善終。

  6. 2023年10月5日 · 30億美元身家 首此登上富豪榜. 如今,巴郡股價已達到52.2萬美元的天價,4300股意味持股價值達22.45億美元(約176億港元)。 Stewart Horejsi本身亦是成功的商人,計及其他資產,Stewart Horejsi家族以30億美元(約235億美元)排名今年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第379名,是他首次上榜。 此前,Stewart Horejsi曾說過,他在1980年是因為對家族生意感到灰心,一氣之下把大筆資金投資在巴郡。 但他本身亦是巴菲特的粉絲,至今他已出席了超過30次巴郡股東會,包括很早期、只有少數人出席的股東會。 相關文章︰. 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 40歲以下僅佔1% 20年來最少. 【理財加油站】百萬富豪3個必學理財習慣 跌市中自救必學.

  7. 2023年10月18日 · 今年60歲的郭先生,是一位保健員,跟任職文員的太太育有一名於海外修讀碩士的孩子。 郭先生分別於香港及內地持有物業收租,還有24個月才完成供樓,所以他亦考慮到時便退休。 目前香港的單位出租,扣除差餉及管理費等支出後,每月淨租金收入2.1萬元,未計稅務支出。 而他和太太則租住一較細單位,每月租金10,500元,由太太支付,未計入丈夫提供的收支中。 郭太太現時53歲,郭先生打算到太太都退休時,兩口子才一起回國內退休。 冀租金收入撑內地退休費用. 現時國內物業正在收租,每月4,000元人民幣。 他的盤算是靠香港物業租金及其他資產的收益,應付退休後在國內的生活費。 我先向他了解未來退休後的支出預算會多少,目前每月支出約3.2萬元,但不包括由太太負責支付的租金,保險保費及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