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婚禮支出太多。
    • 高消費興趣。
    • 居住及生活品質要求太高。對自住物業太高要求,施傅當年居住在望維港景色的單位,放棄放租機會,他後悔當年過早享受生活,若將該物業放租相信帶來的回報會更大。
    • 太遲做樓市二按。施傅亦後悔自己在牛市時太保守,沒有及早行動。當年明明知道是牛市,卻遲遲未有將房地產作二按,二按後欠債,這類是屬於好債。施傅指,當時因為家庭觀念讓自己產生偏見,錯失將資產增值的機會。
  1. 2024年2月10日 · 1. 了解恐懼來源.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Farnoosh Torabi表示,一些人總做着看似可怕的事情,但最終會走出困境,從而成功。 她認為部份人害怕買股票,因為驚蝕錢,此乃人之常情;然而,解決辦法並非不投資︰. 是接受教育,並了解市場是不穩定——但當你進行長期投資、處於多元化投資組合中,成功機會就會更高。 雖然熊市不可避免,但從歷史上看,長期股票投資者平均每年回報率接近10%。 避險心態可以理解,但「斬腳指避沙蟲」亦非良策。 提升自身投資知識、強化面對波動時的心理韌力,在長遠來看總是有益,「有時候, 恐懼會促使人們接受更多教育 。 」她說。 2. 凡事做定最壞打算. Torabi表示,她在年輕時起便習慣與恐懼作鬥爭,喜歡直接跳入深淵,作盡量悲觀的預期。

  2. 2023年5月17日 · 1.憤怒情緒轉換成引擎. 書中提到,當人們生氣時,往往沒有辦法冷靜地思考,學會控制情緒。 但事實上,生氣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學會辨別自己的情緒,並通過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有些人可能會將不安、憤怒、焦慮等情緒混為一談,這樣會讓自己更加困惑,要學會區分這些情緒,才能找到真正想表達的情緒,實現更好的溝通和自我表達。 亦注意不要掉入「生個氣就心想事成的陷阱」,以情緒威迫其他人順從。 當遇上無法理解的人,他們做事的方法令人看似錯誤,但別人做事其實不是「不對」,只是和自己不同,亦不要指出別人必須怎樣做。 把憤怒情緒轉換成引擎,才能讓自己脫離整天無謂地的生氣局面。 轉化為推動自己實現目標的力量。 2.養成「不怒體質」的方法. 從生理上而言,要先解決睡眠不足、為事情加上優先順序、多做運動、吃飯找回動力等。

  3. 2023年8月30日 · 內地媒體近日登出一名「苦主」的經驗,她沒有透露所買的是哪一家的理財產品,但產品無法兌付讓她血虧1150萬元人民幣。 雖然這屬於內地的個案,但她的教訓卻值得讀者深思︰. 「你想要別人的利息,別人想要的是你的本金」 年化收益10% 看似是正規公司. 這名「苦主」今年40歲,過去4年她陸續把總共11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投進一家財富管理公司的理財產品。 產品的年化利率是10%,買之前理財顧問說,公司背靠大集團,此前未發生過未兌付的情況。 她上網搜索過相關訊息,「公司看起來非常正規」。 因此,她從100萬元開始投,一年後如期兌付,100萬元變成110萬元。 有點閒錢就投進去 甚至賣樓套現. 由於賬戶上持續增長的數字「太完美」,她很快就着了魔似的,「手裡有點閒錢就投進去,想看數字愈滾愈大」。

  4. 2023年8月24日 ·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是每位打工仔女的目標和夢想,但大家數人以為這就是終極目標,因此往往沒有考慮再下一步,原來提早退休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來自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教授Bala Vissa和副教授Winnie Jiang最新發表一項研究,發現實現財務自由後的生活並不像人們想像的幸福,反而會面對不同挑戰。 這項研究通過採訪已實現財務獨立的成功企業家,發現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了矛盾的情緒,儘管他們感受到快樂和自由的感覺,但他們亦面臨空虛和焦慮的感覺。 例如當被問到「你在做甚麼? 」的時候。 其實,跟刻板印象相反,提早退休後的生活並不只有「躺平」,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往往會繼續工作,選擇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和項目,從中尋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5. 2024年5月15日 ·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和素養 在53至54歲時登峰造極 ,理財狀態最成熟、最精明,在信用卡使用、利息和費用方面犯下的財務錯誤最少。. 50出頭 ...

  6. 2021年12月24日 · 雖然危疾是港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平均每7個人僅約1人同時享有醫療及危疾保障。 危疾保障的滲透率偏低,主要因為不少人認為於投保後,若然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 現時市場有些危疾保障計劃同時提供危疾保障及儲蓄功能,若不幸患上危疾,便可獲一筆過賠償;若然健康一直無恙,便可藉計劃累積財富的功能,當選擇退保時或於保單期滿時,獲得現金價值回奉,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風險保障規劃;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全網,亦可為財富增值。 【港人太長命? 怎樣確保退而無憂? : 按此 】 2. 儲蓄+傳承: 時間是財富增值的催化劑,愈年青開始計劃,愈能夠令資產在雪球效應下不斷增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