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5日 · 【明報專訊】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傳統習俗包括吃湯圓、猜燈謎等。 上一輩在這佳節總會煮湯圓,甚至一家大小一起親手做,搓糯米粉、放入片糖等工序,都是孩子們最喜歡又能力所及的,是很好的親子活動。

  2. 2023年2月2日 · 元宵好去處|荃灣公園、北區公園、文化中心廣場賞綵 文物探知館猜燈謎. 圖8之1 - 北區公園元宵綵燈展,以「春意盎然──花開・鯉躍・兔動」為主題 . . . . . . (政府新聞處). 周日(5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北區公園和荃灣公園即日起至2月7日舉行 ...

    • 出行賞燈「走百病」
    • 吃湯圓、「焦䭔」
    • 南宋《晚步》
    • 清代《食元宵子》

    古時人們在元宵節會於門口及大街市集點燈,有些燈籠會繫上詩句、謎語,所以又名「燈節」。婦女會相約出行,用意是消除百病,又稱「走百病」。現今元宵活動亦有猜燈謎,一家大小飯後到公園或市集閒逛亦有「走百病」的含意。

    古今元宵節都有吃湯圓的習俗,湯圓又名「元宵」,有紅糖、山楂、元肉(即圓肉)、棗泥等不同餡料,現多以芝麻、花生等作餡。古時人們會送湯圓予親朋好友應節。南宋《東萊集》亦提到,元宵節會吃「焦䭔」,即是用油煎炸的糕點,類似現時的煎堆。

    南宋《石湖詩集》的《晚步》提及古時元宵節夜遊的情況:「排門簾幕夜香飄,燈火人聲小市橋。滿縣月明春意好,旗亭吹笛近元宵。」 釋義:古時家家戶戶於元宵祭拜,市鎮內都是燈火和遊人。圓月照,春季天氣好,酒樓市集有人吹笛、生歌、演劇,共慶元宵。

    清代《笏庵詩》有一首詩名為《食元宵子》,當中數句與吃「元宵」有關:「擘開水晶團,中有冰蜜汁。平生喜粉餈,早晚方漫喫。焉知長安城,已作上元節。」 釋義:將「元宵」撕開,內裏有晶瑩甜餡,這裏的「元宵」已蒸熟,類似現時的茶粿。作者因愛吃糕點,早晚都會吃,吃着才發覺,原來長安城已在慶祝上元節(即元宵節)。

  3. 2022年2月16日 · 【明報專訊】噚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唔知大家有無食湯圓、猜燈謎應節? 教育局長楊潤雄就喺facebook出帖,祝大家平安團圓,話雖然要留家抗疫,不宜外出賞燈,但都可以用電子方式問候親朋,佢仲貼咗條有4個Emoji圖案嘅猜燈謎題目(圖),同大家 ...

  4. 2024年2月22日 · 本港多區將舉行元宵市集或園遊會,市民可免費觀綵燈、猜燈謎、看表演等,歡度中國情人節。 本文整合不同地區元宵活動資訊,供讀者參考。 報料

  5. 2018年2月27日 · 【明報專訊】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會按照傳統食湯圓、賞花燈、猜燈迷

  6. 2023年2月5日 · 今晚有不少市民到荃灣公園「打卡」及猜燈謎,而今年綵燈節亦特別加入「吉祥走橋」,以熱氣球裝飾公園內的小橋,讓市民體驗「走橋」的元宵習俗,以象徵祈福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