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6日 · 港府即時推出公共年金計劃長者可同時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及公共年金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於局長網誌中解釋年金不計算作長生津的資產部分惟年金的每月收入則被視為收入一部分如無超出長生津收入限額符合資格者每月領取年金之餘更可申領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勞福局局長羅致光連續2星期於局長網誌」,提及公共年金計劃提到公共年金屬一種保險產品其面值於長者生活津貼下不算作資產部分惟年金的每月收入則為現金回報亦可視為本金的套現故於長生津下被視為收入部分。 羅致光以一名65歲男子為例,以100萬元加入公共年金,再用100萬元加入一個私營年金,每月收入約為1萬元,已逾長生津單身人士收入限額,不符合申領資格。

  2. 2018年8月7日 · 公共年金是一個保險產品對象為65歲或以上的本港永久性居民入場費5萬元最多可認購100萬元。 投保人一筆過繳付保費後,下一個月份起可以每月收取特定金額,直至終老,內部回報率預算大約4%,以65歲投保100萬元為例,預計男性每月可收取5800元,女性則是5300元。 更多有關香港年金的相關新聞: 香港年金今起接受登記認購意向 有長者計劃投保百萬元. 購年金後身故不會作遺產處理 受益人可選每月續領至本金105% 終身年金計劃所得年金 計入長生津資產審查每月入息. 「香港年金計劃」明日(8日)截止認購申請,年金公司總裁劉應彬表示,反應在預期之內,大部分的申請者都是65至70歲組別人士,80歲以上長者則甚少認購。 劉應彬今(7日)早出席一個商台節目訪問時指出,「公.

  3. 2018年7月19日 · 香港年金計劃即日19日起接受登記認購意向65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最多可投保100萬元每月收取指定年金金額早上旺角滙豐銀行分行交表的市民不多亦無出現交表人龍有市民接受訪問時表示料會申請年金計劃並投保至上限100萬元直言每月只派發5800元或不夠用但能夠確保定期有基本收入加上有退休積蓄也可做其他較進取投資相信計劃能保障自己。 另一名交表市民稱首次認購年金,計劃投保50萬元,但預計每月發放金額或不夠用,但強調計劃比買股票好。 「香港年金計劃」由政府推出,認購期至8月8日。 年金. 「香港年金計劃」即日(19日)起接受登記認購意向,65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最多可投保100萬元,每月收取指定年金金額。 早上旺角滙豐銀行分行交表的市民不多,亦無出現交表人龍。

  4. 2020年2月26日 · 財政預算案2020今日26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為讓更多市民可以按需要及早參與政府會將香港年金計劃的最低投保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香港年金公司會盡快公布詳情

  5. 2018年7月5日 · 香港年金公司執行董事李令翔表示自政府計劃推出終身年金計劃已考慮及計劃可持續性及後每年均會推出如申請人未獲分派足額年金金額下一年可以繼續申請每人最高投保額仍是100萬元總裁劉應彬則強調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每年都有逾10萬人踏入65歲無論最終認購反應如何終身年金計劃都會恒常化有需要每年推出年金公司會盡量滿足市民的認購需求。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計劃啟動禮時說,年金計劃自去年公布以來反應正面,如計劃推出時出現超額認購,年金公司會將首次發行額度由100億增加至200億,以滿足更多需求;又補充現時市場上對合理回報的投資需求大,相信計劃是一個長期和穩定的計劃,為退休者提供可靠收入回報,又提醒市民應預早為退休作好準備。

  6. 2021年12月5日 · 逾4000人透過年金及長者生活津貼應付養老 羅致光指至今年9月底一共有4,065人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同時有購買公共年金當中超過2成半是單身人士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及購買公共年金逾3成是長者生活津貼下的夫婦個案當中一人購買公共年金

  7. 2018年8月18日 · 公共年金計劃總認購金額不足發行上限的一半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表示年金屬於新鮮事物今次是首次推出理解長者會謹慎運用資產對退休保障的相關產品較慢熱亦不須急於一時購買但他強調年金風險低回報充足亦可對沖高齡風險是市面上罕有的選擇。 他舉例指,逆按揭推出時申請宗數不多,惟推行一段時間後,長者接納程度亦不斷增加。 他期盼將來有更多市民認識,再配合更好的銷售手法,會有愈來愈多的退休長者購買年金。 他相信下次再開放認購時,反應會更好。 另外,對於合資格港澳台居民下月起可申領內地居住證;林正財指,可令居於內地的本港長者,更方便購買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