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利養猶如利劍,能毀滅修行人的慧命,從根斬斷解脫道;利養猶如劇毒,誰貪食就會毀壞出離心和自相續;利養又似陷阱,令人深陷欲樂之中無法自拔,最後墮入惡趣。

  2. 2009年2月24日 · 2007年5月11日最高法院再度駁回上訴,轟動一時的「景文案」就在主嫌張萬潛逃國外,涉嫌貪污的楊朝祥等十七位官員全都無罪定讞後草草落幕。 2008年小馬哥登基後,組閣時教育部長一職竟然又想到楊朝祥,在輿論一陣冷嘲熱諷,當事人也自知理虧而婉拒後,才改派政大校長鄭瑞城出任。 。。。。。。。。。。。。。。。。。。。。 從「景文案」裡張萬與楊朝祥的關係可見,補習業者與教育官員之間,向來存在著「價格合理,顯無受賄」的互動空間。 然而張萬能這樣「一本萬利」,靠的就是台北橋下的大成補習班發跡。

    • 利承武1
    • 利承武2
    • 利承武3
    • 利承武4
    • 利承武5
  3. 第八是由於依止承事善知識的緣故,使我們的內心及行為都能獲得善業,進而成辦自利利他、圓滿資糧。 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

  4. 2021年3月14日 · 佛在《寶積經》、《妙臂請問經》等經中,宣說四攝法是成辦一切有情義的善妙方便,因此攝受弟子務必要依靠四攝法。 即:要讓所化堪為法器,應依財佈施;要讓所化對自己所講之法生起信解,應依愛語;要讓所化將聞思所生之定解轉為實修的加行,真正對法義努力精進,應依行;要讓所化修行之後不退轉並且達到究竟,應依同事。 因此,攝受眷屬必須依靠四攝。 末法時代有一些顛倒現象,比如,有些人攝受弟子,需要弟子供養、讚歎、做“行”和“同事”。 這是倒行逆施,將菩薩道變成了謀取名利、恭敬、事的世間八法。 雖然身為弟子理應這樣做,但作為師長也應檢查自己攝受弟子的動機和行為是否如法。 如云:“諸攝眷屬者,當善依此理,能辦一切義,贊為妙方便。

  5. 2020年5月13日 · 第五、感得信言圓滿的因,就是要不斷串習斷除妄語、離間、粗惡、綺語等四種惡行,將來能感得信言圓滿的果報。. 第六、感得大勢名稱圓滿的因,是發願和供養。. 發願未來能成辦各種功德;並盡心的供養三寶、父母、聲聞、獨覺、親教師、軌範師及所有尊長 ...

  6. 第二者【於法、法師發起承事者。. 第二科、如何對佛法與法師,生起敬重之心,承擔起侍奉之責。. 【如《地藏經》云:「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毀謗。. 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 像《地藏經》所說:聽聞正法的時候應該要專心、有信心、與 ...

  7. 2021年2月17日 · “能得方便”,即能得佛果的方法是六度萬行。 土一、破除認為不能佈施手足等的怯退. 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 有人想:若要成佛就必須施捨手足等,這種難行我做不到。 下面以理遮止這種怯退。 如此之苦應須堪忍:即不修行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成辦自利。 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 這樣的苦應當安忍,理由是:即便我們不修行、放任而住,在流轉生死的過程中,也曾無數次遭受砍斫、割裂、刺痛、灼燒等大苦,卻沒有為自己成辦任何利益。 如今,為了求證菩提的難行之苦還不如前苦的一分,卻能成辦自己和一切眾生的大利益。 通過以上校量可知,修行人應當安忍求道的辛苦。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