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日 · 481. 0. 陳慧遊. 現職: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 經歷:. 惠理康和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秋雨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近年政策法規及大環境的變化都對保險業產生了巨大影響,舉凡2026年即將接軌的IFRS ...

  2. 2023年3月1日 · 1. 商品有辦法符合客戶需求。 2. 保險公司有辦法從中獲利。 3. 在商品創新的同時也盡到社會責任。 成功案例1: UBI車險保單是國外相對成功的案例,有別於傳統的車險,UBI車險的計價方式是開多少付多少(PAYD,Pay As You Drive),只有在駕駛期間才收取保費,而根據駕駛紀錄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計算方式(PHYD,Pay How You Drive)。 在疫情爆發前,美國UBI保險公司Metromile本來面臨裁員危機,但在疫情發生後,反而成為相當熱門的汽車保險公司,正因為疫情初期使民眾開車頻率降低,民眾便開始思考是不是有需要付跟先前相同的保費。 這樣的情況下,碎片化保單則更能符合民眾的需要。

  3. 2023年1月1日 · 國泰人壽更是鼓勵全體同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積極掌握科技趨勢,建立數據驅動的工作思維,培養「試錯(trial and error)」心態,勇於提出創新見解,從失敗中學習且持續改進。 唯有擁抱科技,激發員工心態與工作模式的轉型,才能幫助公司在面對挑戰時,具備應變的彈性及能力。 面向1. 面臨動盪環境變遷,商品、服務都需要「更健康」 回顧2022年的環境變遷,臺灣面臨新冠肺炎衝擊,與日漸嚴峻的高齡議題,使得民眾健康風險攀升。 為強化大眾的健康意識,國泰人壽透過「商品×服務」思維,鼓勵保戶參與「FitBack健康吧」計畫,在疫後新生活裡維持健康狀態。 只要保戶持續從事健康促進行為,就能獲得保費折減,讓保險從「事後補償」,提升至「事前預防」的角色。

  4. 2022年12月1日 · 臺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王可言認為,臺灣的金融與保險公司在高度監理環境下雖面對許多挑戰,但仍須掌握國際趨勢,發展數位與數據能力,運用開放事業模式,謀合生態圈夥伴共價值,創造新業務成長動力。 2008年金融海嘯造成銀行銀根緊縮,讓許多民眾與中小企業需要資金時求助無門。 一些科技人看到機會,便用數位科技提供點對點(P2P)融資媒合與第三方支付等替代性的金融服務,大眾對金融機構信任的喪失也催生了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 近年,一些科技大廠與電商,挾其對消費者與中小企業資訊的掌握,也積極推動替代金融服務,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不易與普惠金融的問題。 科技大廠的介入,對金融業者造成不小的衝擊。

  5. 2019年4月1日 · 金融科技就是運用這些創新的科技,解決金融服務業的問題,如保險業從中取得客戶的資料與即時的需求,進而分析出消費者的行為。 但科技只是一種過程、手段,如何從中尋找價值才是目的,能幫助客戶打造如同VIP般的量身服務;並透過顧客需求分析,找出更多交叉行銷的機會。 金融科技的本質是滿足以客戶為中心的生活需求,它重新塑造了客戶期待,對用戶體驗設立了一個更新、更高的標準。 而金融科技發展的腳步愈來愈快,這意味未來能成功的,將是擁有快速自我革新的業務人員,進而成功地把來自金融科技的威脅轉換為機會。 3.培養創新能力: 保險業務人員應勇於嘗試新事物,學習各種新知識,透過多元學習達到創新,以適應金融科技時代。

  6. 2023年2月1日 · 未來商品創新方向:持續創新保險商品,提供高品質醫療照護. 1.身處萬物皆漲的年代,醫療費用亦是逐年攀升,全民健保雖築起醫療保障的基礎防線,但若民眾需要更完善的保障,如創新醫材及新型藥物等,則需藉由商業保險來分擔,以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 2.有鑑於癌症已蟬聯40年10大死因榜首,因此國泰人壽於2021年首創將罹癌基因檢測納入癌症險給付,以協助民眾提高癌症治療的效益,未來亦將持續創新,將特殊醫材、標靶藥物、精準醫療、癌後醫療等納入商品設計內容,讓民眾可進一步提升其醫療品質。 上述年輕世代為網路世代的原住民,習慣多屏、多工的數位生活,本身極具個性,勇於自我表達並勇敢說不,同時反向影響著父母這一代的人,面對需求,國泰人壽提供遠距「CVX」平臺數位服務:

  7. 2019年10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10 月 1 日. 0. 993. 當前市場上,業務人員的競爭除了專業的競爭外,還有服務的競爭。 誰提供的服務品質愈好,就愈能獲得成交、轉介紹、重複購買的機會。 在人人重視服務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提供與他人不同的差別化服務,帶給客戶新的體驗? 可從以下3方面出發: 1. 發掘、強化自己的特質與專長. 每一個業務人員都有自己的特質與專長,業務人員可以找到自己最有優勢的一個專長或特質,而後深入挖掘、強化這個特質,再把這個特質與客戶服務相連接,讓其變成你獨有的客戶服務。 如一位醫生出身的業務人員,可以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為客戶提供健康建議等。 這些特質性服務會讓客戶對你記憶深刻。 2. 接受新事物,創新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