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日 · 我年輕時聽過一句名言:「努力工作賺錢就是為了提早退休為自己贖身。 」民眾準備退休的年齡層不斷提前,儘管勞退法定年齡往後延長至65歲,仍然無法抑制人心渴望擺脫工作束縛,嚮往自由的心。 民眾平均壽命愈來愈長、銀行利率卻愈來愈低,許多想退休的人不免擔心退休金不夠用,而遲遲不敢離開職場享受第二人生。 其實,若提前在40歲規劃部署投資型保單,是最恰當的時機點,相對於風險性資產,投資型保單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 我認為可以買一份配息型的保單,安穩照顧自己的下半輩子。 且務必把這一筆金額視為保額來看待,不僅可以配息,亦能節稅以照顧到下一代。 問題是多少的保額算足夠呢? 我認為資產減負債後得到的淨值數字,再加上你預留給自己養老或遺愛人間的金額,這個金額即是你應該設定的保險金額。

  2. 2020年10月1日 · 認證退休規劃師ChRP能協助我們提早瞭解並做好退休規劃的準備讓一生無憂且更精采其使命為:「提供優質退休規劃成就圓滿人生。 保險行銷集團成立至今,已經在行業深耕37個年頭。 這37年始終秉持著 「為提升世界華人金融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形象與社會地位」 為使命,一代一代不斷地努力,無論是在會議、培訓抑或是在出版等,皆積極努力推動行業進步。 目前持續推動的3大培訓證照課程,分別是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認證退休規劃師(ChRP)、認證家族財富傳承規劃師(CFWP),其中,透過ChRP認證退休規劃師的課程系統,能幫助客戶量身訂作其退休保單規劃。 這次特別邀請到2位優秀的認證退休規劃師,分享他們在學習後的心得與體會,以及實務操作過程中得到的收穫。 選擇ChRP證照的動機.

  3. 2021年1月1日 · - 2021 年 1 月 1 日. 106898. 0. 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曾說為了擁有一個愜意的退休生活人應該培養20種興趣如志工活動養生保健與蒔花弄草等好豐富增彩自己的退休生活但發展興趣之前應該還有一項基本功夫怠忽不得那就是認真工作嚴肅理財讓自己免於成為日本作家筆下的3窮」:收入貧窮存款貧窮人際關係貧窮的下流老人」,如此才有餘裕享受大前研一所稱的20種嗜好10種室內10種戶外5種獨樂5種眾樂的天天星期天的榮退時光。 今天臺灣的嬰兒潮世代比起上一代父執輩,大概多了10多年的「後人生」,後人生愈長代表長壽風險(資產用罄的風險)就愈高,代表嬰兒潮以下世代需要更多的財務準備,以因應相對較長的後人生階段。

  4. 2023年11月1日 · 第2層則是醫療通膨持續發生。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分類中醫藥保健類在過去10年裡年年增長且這已經是考慮進臺灣民眾享有健保後的數字要是退休後需要使用更先進更貴的自費醫藥實際金額恐怕遠超民眾想像。 「醫療保險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當你身體健康出現狀況時,你可能不太能夠買到保險。 」為此,當民眾趁著年輕時及早規劃,可以因為醫療行為發生機率較低,享有較低的費率。 而在醫療通膨持續發生的情況下,及早投保也能以較低的成本享受相同的保障。 建立正確心態,善用複利效應累積退休資產. 「您認為,需要準備多少退休金才能退休呢? 」只要走上街採訪民眾,就會聽見每個人的回答都不盡相同,有人認為500萬元就足以支應退休生活,卻也有人將退休金的需求喊上2,000萬元。

  5. 2019年10月1日 · 107238. 長壽風險社會福利給予的保障變少以及投資報酬率偏低綜合起來都在告訴我們面對退休生活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退休理財及退休保障的規劃。 「高齡化幾乎是每一個已開發國家皆會面臨的人口結構轉變歷程轉變的歷程較長可以從容面對從長計議轉變的歷程若是過短就很有可能在還來不及認知長壽風險的狀況下引發出更多風險。 依照內政部統計,臺灣二 四年的老化指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與14歲以下幼年人口的比值)為49.02,即是老年人口僅為幼年人口的一半,然而這項指數在二 一七年已突破100,即指老年人口的增加速度遠遠超過新生兒的增加速度。

  6. 2020年4月1日 · 談到退休生活,你的腦海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場景?是每天徜徉於興趣之中,又或是含飴弄孫,享受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這些都是很美好的預想,對於未來退休後的生活,大家總是充滿了希望。 但很遺憾,我們依然住在無情的現實裡,不免談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錢從哪裡來?

  7. 2017年10月5日 · 1. 長壽 :現代人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都活得更久(不一定活得比較健康,但肯定活得更長),平均壽命已到了80歲,有的甚至活到85歲,甚至更久。 60歲之後(退休年齡),是否有錢足以支撐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生活,還是為了生計,為了維持原有生活品質,必須繼續保持工作? 解決方案:請確保一定比例所得,用於創建保證每月的最低收入,保障不用再靠100%的收入來維持生計。 因此,即使靠著兼差或微薄的志工收入,也可以選擇用來享受生活。 2. 醫療保健費用 :我們知道人愈來愈長壽,也知道年紀愈來愈大時,無法永遠保持最佳健康。 你願意讓你的家人、朋友、還是社會為你負擔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