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日 · 參與人氣節目Netflix真人Show《雙層公寓》的日本女子摔角選手的木村花,早前疑抵不住網民的惡意抨擊,最終割脈自殺身亡。這不幸事件令人再關注網絡欺凌,這年頭難與互聯網世界一刀切。 面對網絡欺凌,精

  2. 2022年7月21日 · 法改會昨日建議,針對5類電腦網絡罪行立法,正展開3個月公眾諮詢。. 法改會轄下電腦網絡罪行小組委員會成員陳政龍,今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上形容,本港現行部分法例已不合時宜。. 陳政龍表示,本港現行有法例已監管部分網絡罪行,但形容已 ...

  3. 2024年2月29日 · 警務處亦牽頭成立「網絡安全特別行動小組」,匯聚海內外共9間網絡安全行業的機構,提升未來應對網絡威脅和騙案的能力。 最新影片推介 童學園

  4. 2022年1月5日 · 影響人格社交發展. 由此可見,無論是肢體抑或言語上的校園欺凌,同樣具有極大傷害性,因為發生在成長階段,對日後的人格發展、社交生活都有影響,駐校社工、臨床心理學家的支援尤其刻不容緩。 我們會讓他們明白,受欺凌並不是自己的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處、優劣點,但不代表因為自己的不足或不同,就要受到別人不公平或不禮貌對待。 本港的校園欺凌支援一直遭人詬病,通報機制往往遲緩且欠透明度。 事實上,大多數得到注意的個案均牽涉肢體傷害,然而言語上的欺凌卻更普遍。

  5. 2022年12月9日 · 在過去一年間,系統共記錄了約1.35億次網絡威脅,當中約17.5萬次屬惡意程式攻擊,更發現40種新型惡意程式。 「威脅預警及捕獵網絡」運用「HoneyNet」網絡安全情報收集技術,即誘導黑客作出攻擊,從而偵測與分析黑客行為。

  6. 2017年11月3日 · 網上情緣騙案屢見不鮮,何解? 犯罪學家指網上世界已成不少現代人第二生命,易信虛擬說話,加上自我中心,有事不傾向問人意見,直言網上騙局難以破解。 警方是次搗破的網騙集團,手法不外乎以等錢用為藉口騙財,更有騙徒聲稱向事主饋贈名貴禮物,卻遭海關抽查,急需匯錢解決。 城市大學犯罪學家黎定基分析,現時社會視網上世界為「第二生命」,重視網上虛疑世界,多於現實世界,亦深信網友是真誠,易短時間相信網上的話,認為是對自己真心。 【延伸閱讀】 網上情緣騙案倍增 涉7800萬元. 【延伸閱讀】騙徒藉Google translate 繙譯「情話」

  7. 2018年5月10日 · 現年25歲的Ray,曾經是父母和學校眼中的問題學生,自小六開始沉迷網絡遊戲,經常流連網吧至深夜,升中後更不時曠課逃學到網吧打機,過著糊裏糊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