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3日 · 明報專訊日本之旅即將完結是時候買手信回家啦! 很多人對「日本製」產品有情意結,有店舖就精心挑選了特色日本產品,讓大家買到心頭好送禮自用。

  2. 2021年5月29日 · 【明報文章】在銅鑼灣跟某記者辦完一點公事後分道揚鑣,我前去跑馬地跑步,她要去小西灣黃店買手信。她說:「有個中同移民farewell,想買些香港人product給她,但又唔知她係咪黃。」我忍不住從鼻子哼了一聲,似笑不笑,朋友嫌我寸(好寸咩?),我解釋:「你連人黃藍都唔肯定,就慳番費鬼事 ...

  3. 3 天前 · 明報專訊台灣藝人近日紛紛就統獨議題表態樂團五月天主唱阿信陳信宏前晚在演唱會脫口而出我們中國人」,當晚另一台灣知名歌手信蘇見信也就未第一時間表態發帖稱抱歉來晚了」,強調自己支持統一同時在江西南昌舉辦演唱會的蔡依林也高喊我們中國南昌最熱情」。 對於大陸官媒統計公布已表態台灣藝人名單等動作,台灣朝野政黨指摘不應逼迫藝人政治表態。 阿信鳥巢稱「我們中國人」 歌手信微博稱撐統一. 福建《海峽導報》昨報道,賴清德5‧20就職禮後,掀起一波「藝人表態了嗎」議題,該報列出30多個台灣藝人名字,稱他們已轉發央視反台獨聲明。

  4. 2023年12月19日 · 明報專訊離開展覽場館前的指定動作當然是在紀念品專門店買手信現時店內大約有300多款商品款式琳瑯滿目例如魔杖即斟奶油啤酒butterbeer)、Bertie Botts Beans、展覽目錄、小物、公仔,以及霍格華茲各學院的魔法袍、文具及服飾等。

    • 傾向信自己不受影響 信他人受影響
    • 民調反映典型第三人效應
    • 與社交媒體使用的關係
    • 留意「高估媒體影響以至過度反應」傾向

    有趣的是,無論虛假資訊的實際影響是什麼,人們很可能傾向相信自己不會太受其影響,但卻同時相信別人會受到影響。在傳播研究中,這叫做「第三人效應」現象:當人們被問到自己會否受媒體內容影響時,很多人都傾向說「不會」;但當人們被問到社會上其他人會否受同樣的媒體內容影響時,很多人都傾向說「會」。第三人效應源於人們有維護自我形象的意識,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媒體影響,可以令自己感覺良好一些。所以,以往也有學者進行研究,如果談及的是一些正面的媒體影響時,例如會否受戒煙廣告影響而真的開始戒煙,人們就很可能反過來指自己比他人更受影響了。 第三人效應現象在傳播研究中有其獨特的重要性。它顯示,當人們看到某些媒體內容時,他們在態度或行為上作出的反應,不一定源於他們接受了內容。只要人們認為其他人會受內容影響,人們就有...

    以上談的是理論和文獻,到底香港市民如何評估假新聞對自己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第三人效應是否存在?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今年6月進行了一個電話調查,共訪問了1014人,其中就問到相關問題。如表1顯示,只有20%左右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28%左右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的家人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但跳出了自己身邊的範圍的話,48%的被訪者認為虛假資訊對一般香港市民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約54%認為虛假資訊對整個香港社會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這是很典型的第三人效應現象。

    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到底市民對虛假資訊的影響之評估,跟媒體使用有什麼關係?虛假資訊成為眾人關注的現象,跟社交媒體的發展有頗大的關係。社交媒體使資訊高速傳播,而其普及化亦弱化了傳統專業媒體的守門人角色,這些都是虛假資訊被廣泛傳播的媒體科技條件,所以我們特別關心社交媒體使用會否左右市民如何評估虛假資訊的影響。 從表2可見,在沒有或很少於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交媒體看時事資訊的市民當中,12.4%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但在間中或經常於社交媒體看時事資訊的人之中,有22.1%認為虛假資訊對自己有頗大或非常大的影響,百分比高出很多,兩者的差異也達至統計學上的顯著程度。同樣,間中或經常在WhatsApp看時事資訊的人,也顯著地比沒有或很少在WhatsApp看時事資訊的...

    人們對虛假資訊的影響的評估不一定準確,但第三人效應要求我們面對一個矛盾現象:當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不受影響,但同時大部分人又覺得其他人會受到很大影響時,要不就是人們遠遠低估了自己受影響的程度,要不就是人們高估了其他人受影響的程度。同時,人們對虛假資訊會否影響整個香港社會的評估,似乎是跟與虛假資訊的實際接觸並無關係的,這也帶出這判斷背後有何基礎的問題。 誠然,我們不能完全忽視虛假資訊對人及社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傳播心理學者也指出,人們往往有高估媒體影響,以至作出過度反應的傾向。在討論虛假資訊和假新聞的問題時,這點也是值得留意的。

  5. 2024年3月6日 · 楊清奇表示,他從黎智英收到該後,猶豫信中讀者的意見是針對評論版或是副刊,因信中提到副刊作者的名稱。不過,楊清奇將該刊登於評論版,亦沒有通知黎智英已刊登,因為「佢睇報紙睇得好實,如果有登,佢自己會睇到,唔需要我再報告佢。

  6. 2021年1月14日 · Signal收集個人資訊較少. 楊和生稱,使用不同通訊軟件時,軟件會收集個人資料。 在WhatsApp、Signal、Telegram及Line四種通訊軟件中,Signal收集的個人資訊較少,因此私隱外泄風險較低。 他解釋,WhatsApp要求用戶同意與facebook共享資訊,令用家更多個人資料可能被獲取,因此令不少人擔心私隱外泄風險提高。 Telegram須自行「開啟秘密對話」 楊和生表示,以預設網絡保安來說,WhatsApp、Signal、Telegram及Line表現不俗,均會將對話加密,但加密方法或有不同,例如WhatsApp和Signal使用相同的加密方法,Telegram則用自家方法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