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9月22日 · 列表為 中華民國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發佈警報的 颱風 列表。 表格說明 [ 編輯] 颱風名稱 [ 編輯] 中央氣象署對颱風的中文譯名。 侵臺路徑 [ 編輯] 警報期間 [ 編輯] 從發佈警報到解除警報的期間。 [3] 近臺強度 [ 編輯] 颱風靠近 臺灣 時的強度,共分為 輕度颱風 、 中度颱風 、 強烈颱風 及 超級強烈颱風 (簡稱 超強颱風 ) [註 1] 。 近臺近中心最低氣壓 [ 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近中心最低氣壓 氣壓值 [3] ,數字越低則颱風強度越強。 [4] 近臺近中心最大風速 [ 編輯] 颱風靠近臺灣時,10分鐘平均風速的 每秒公尺 數 [3] 為最大風速。 近臺7級風暴風半徑 [ 編輯]

  2. 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針對此颱風災害應變處置報告顯示,此次颱風共造成143人受傷、581座基地台損壞、273,889戶停電及21,463戶停水 [1] , 中華民國農業部 則回報是次颱風侵襲所導致的農業損失約 新臺幣 14億1563萬元 [81] 。

  3. 由於小犬逐漸接近臺灣,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於10月2日晚上11時半發佈 海上颱風警報 ,首報警戒範圍為臺灣東半部海面、 巴士海峽 及 臺灣海峽 。

  4. 其他人也問了

    • 歷史與現況
    • 影響
    • 特殊紀錄
    •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的氣象單位受到許多變革,自1950年中央氣象局自廣州遷臺北,抗戰過後的台灣才有一個新的氣象單位負責氣象的觀測與預報,而後於1958年7月,中央氣象局奉令裁併為臺灣省氣象所,松山氣象臺由民航局代管,直至1971年重新設置於交通部之下。 1973年,交通部發布行政命令「交航字第16862號令」,實施《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布辦法》,針對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7.2公尺以上的熱帶氣旋,對各該海域所發布警報。直至1982年《氣象法》完整公布並實施後,才得以有法源依據,發佈颱風警告。 2023年9月15日中央氣象局升格為「中央氣象署」,警報單名稱改為「中央氣象署颱風警報」。

    海上颱風警報

    海上颱風警報發布後每隔3小時發布一次,通常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時,警戒區域僅限於台灣鄰近海域。在海上颱風警報發布的同時,中央氣象局會以國際報文通報。

    陸上颱風警報

    在中央氣象署宣布發佈陸上颱風警報之後,陸上颱風警報通常會連同海上颱風警報一同發佈,在中央氣象署的颱風警報當中也會以海上陸上颱風警報之稱發佈警報。在陸上颱風警報的發佈同時,中央氣象署除了維持每三小時發佈一次正報之外,每小時都會加發警報進行追蹤。中央氣象署發佈陸上颱風警報後,也會同步針對警戒區域發佈風力(平均風力、陣風)及山區與平地總雨量預測,提供各縣市政府參考。而各縣市政府進行評估之後,可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視情況宣布停班停課。

    解除警報

    當颱風的七級暴風範圍離開臺灣或金門、馬祖陸上時,中央氣象署會解除陸上颱風警報;當颱風的七級暴風範圍離開臺灣或金門、馬祖之100公里以內海域時,中央氣象署會解除海上颱風警報。當颱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央氣象署會視情況改發佈熱帶性低氣壓特報或解除警報。

    發布過最多次海上颱風警報(指從無警報至有警報):
    3次-韋恩(1986年)
    2次-娜拉(1959年)、娜定(1968年)、黛納(1977年)、耐特(1991年)、納莉(2001年)及天秤(2012年)
    發布過最多颱風警報警報單(指每3小時一報之警報,包括海上颱風警報、陸上颱風警報及解除警報):
    64報-納莉(2001年)
    當年第一次海上颱風警報最早發布:
    (繁體中文)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繁體中文)中華民國中華航空氣象協會:
  5. 2023年9月29日 ·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中度颱風小犬 (2023年) 3 種語言. 條目. 臺灣正體. 工具.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 標準時間( UTC+8 )。 中度颱風小犬 (英語: Typhoon Koinu ,國際編號: 2314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WP142023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 Jenny )是 2023年太平洋颱風季 第14個被命名的風暴。 「小犬」( コイヌ koinu )一名由 日本 提供,指 小犬座 [1] [2] [3] 。 此名字第一次使用,取代在2017年重創菲律賓的 天秤 。 小犬於2023年9月下旬在 關島 西北方對開海域形成,於台灣南部對開海域 爆發性增強 ,刷新台灣有紀錄以來最強的最大陣風紀錄。

  6. 強烈熱帶風暴尼格 (英語: Severe Tropical Storm Nalgae ,國際編號: 2222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 WP262022 ,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 Paeng )是 2022年太平洋颱風季 第22個被命名的風暴。. 「尼格」(韓語: 날개 ,國際音標: [na̠ɭɡɛ̝] )名由 ...

  7. 中度颱風 (英語: Moderate Typhoon )是 中華民國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的一種 颱風 分級,其強度介於「 輕度颱風 」與「 強烈颱風 」之間。 中度颱風的分級相當於 中國大陸 與 香港 的 颱風 至 強颱風 的等級,即 中心持續風速 達每秒32.7公尺(每小時118公里)至每秒50.9公尺之間;每秒32.6公尺或以下則為輕度颱風,每秒51公尺(每小時185公里)或以上則為強烈颱風。 中度颱風的風力未及強烈颱風,但對陸地造成的破壞亦不容小覷。 要注意的是,雖然此分級有官方英文譯名,但是中央氣象局在英文版本颱風發佈上卻未有使用,而是直接採用 世界氣象組織 建議的英文分級名稱。 而此級則對應世界氣象組織建議之「颱風」,因此英文發佈上會顯示為「Typhoon」。 特點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