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1月2日. 出生地. 香港. 目录. 1 利用教协,反中乱港. 2 勾结外部势力,攻击中央政府. 3 出版图书. 利用教协,反中乱港. 播报. 编辑. 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同为民主党创始人的司徒华长年把持教协祸害香港教育界荼毒青少年。 [4]香港教协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工会组织可以说从建立之初它就奔着政治目标而去。 香港教协由香港前市政局议员钱世年于1973年倡议创立,同年时任葛量洪校友会观塘学校校长的司徒华获选为首任主席。 司徒华从1970年代即开始参加社会运动,1985年晋身香港立法局教育界功能组别议员,教协对这一议席的把持,从此一直持续至今。

  2. 1989年南怀瑾发起创立的基金会. 光华教育基金会创立于1989年由著名国学大师 南怀瑾 先生发起,并由台湾润泰集团(Ruentex Group)出资设立。 本着光大中华文化的宗旨,通过设立奖学金、投资助学项目等形式坚持资助祖国的教育事业。 自成立以来,该基金会已经先后捐赠16亿元人民币,在全国34所高校设立奖学金,约有13万学子得到基金会的各种资助,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文名. 光华教育基金会. 外文名. Kwang-Hua Education Foundation. 成立时间. 1989年. 发起人. 南怀瑾. 出资人. 台湾 润泰集团. 受助大学. 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等. 受助中学.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目录. 1 简介. 2 发展历程. 简介.

  3. 基金会旨在鼓励中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和出国留学青年回国内高校任教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在教学与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进行资助和奖励。 中文名.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成立者. 霍英东 先生. 合作单位. 教育部. 成立时间. 1986年. 目录. 1 组织贡献. 2 组织历史. 3 资助课题. 受理范围. 申请条件. 申请办法. 4 资助案例. 5 周年纪念. 6 社会评价. 组织贡献. 播报. 编辑.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证书.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基金已襄助了1843名青年教师,金额达1200余万美元。 16年来,这项备受中国高等教育界瞩目与赞誉的资助和奖励,已使一大批有作为、有成就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各学科的带头人;许多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 优质教育基金1998年1月2日),是中国香港一个为推动教育改革而成立的基金由前特首董建华在1997年10月于他的首份施政报告中倡议成立用以资助各项有助香港优质教育的计划。 基金成立之时,获得政府拨款50亿港元。 资助对象主要是对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及一般中、小学的教育)具成效的计划,但亦有大专院校申请,用以资助有助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研究计划。 计划最初开展时,会全数拨给成功申请者,但现时已改为配对基金,根据申请者所筹得的款项来批出等额的拨款。 另外,所有成功获得优教育基金拨款的申请,都要在计划完成后提交检讨报告。 报告会放在基金的网上资源中心供人浏览,一方面有助公众人士监察基金的运用,亦有助其他申请人作参考之用。 获基金资助的计划,都有助提升教育质素,学习环境。

  5. 邵逸夫基金会是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于1973年在香港设立的私人慈善机构其宗旨是协助促进教育医疗和艺术事业的发展截止至2008年邵逸夫捐助内地事业的资金达32亿元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遍布31个省市及自治区,“逸夫楼也遍布中国大地。 中文名. 邵逸夫基金会. 创始人. 邵逸夫. 成立时间. 1973年. 地 点. 香港. 创始人原名. 邵仁楞. 邵逸夫性别. 男. 相关视频. 查看全部. 目录. 1 邵逸夫人生历程. 2 邵逸夫事业. 3 基金简介. 4 相关资料. 5 邵逸夫奖. 6 颁奖原则. 7 颁奖情况. 邵逸夫人生历程. 播报. 编辑.

  6. 1 简介. 2 项目介绍. 3 宗旨. 4 所获奖项. 简介. 播报. 编辑. 2002年香港培华教育基金成立20周年庆祝 [1] 香港培华教育基金由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 李兆基 、 霍英东 、 方润华 、 郑裕彤 、王宽诚等于1982年创办宗旨育己树人”,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培养人才。 1981年10月,香港工商界组织了一个访问团前往北京和西安观光,团员畅游大好河山,目睹中国人民为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之景象。 其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先生接见访问团成员,十分感叹“文革”对人才的摧残。 受廖副委员长启发,返港后,团长李兆基博士和13名团员发起,于1982年4月成立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推选李兆基博士为信托理事会主席,何铭思先生任顾问。

  7. 1985年获得香港政府批准,朱敬文教育基金会 正式成立。1986年朱老先生患病,但基金会的工作并未停止,因 香港经济 日益繁荣,遂把资助转向大陆高等学府,先后在 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设立了朱敬文奖助学金,每年资助金额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