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8日 · 今年38歲的思敏,在高壓家庭及校園欺凌下成長,19年前開始先後患上思覺失調、抑鬱症及驚恐症。 她在2016年首次計劃輕生,寫下遺書,相約好友吃飯道別,幸朋友察覺異常,慰問了一句:「你是否想自殺? 」那刻她當場嚎哭,且接受對方勸告打消念頭。 然而,她在2017年經歷好友輕生過世,既自責又遺憾,導致抑鬱復發;2018年中,思敏常常出現幻聽:「我站在商場圍欄,覺得地下有人對我說:『下來吧,你跳下來會很舒服! 』」她察覺到病情復發,自行往急症室求醫。 同年8、9月,她跟家人鬧翻,被送往醫院,在病房以牀單3度上吊。

    • 實心只有一成屬良性
    • 再做電腦掃描 辨清種類
    • 良性小於4cm 毋須跟進
    • 體檢普及 腎癌早發現

    腎臟的初步檢查,主要會照超聲波;而在超聲波檢查時,有可能會發現影像出現不正常的陰影。如果已排除了遺傳病多囊腎,應該如何處理?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楊協和解釋:「醫生會先辨別陰影是『空心』或『實心』,空心多屬良性水囊,而實心則多是惡性腫瘤,但也有一成是良性的腫瘤,包括:血管肌肉脂肪瘤、腎嗜酸細胞瘤。」在超聲波影像中,空心會以黑色圓圈呈現;實心影像代表腎臟裏面含有組織,多會呈現灰色或白色。

    不過,楊協和強調超聲波檢查不能準確辨別良性或惡性囊腫,醫生會建議病人多做一個電腦掃描檢查。如有需要,更會替病人注射顯影劑。他舉例:「血管肌肉脂肪瘤屬良性,但它在超聲波影像呈現實心,好像腫瘤。再做電腦掃描,醫生就可清楚辨別囊腫性質,將它分類再決定治療方案。」 超聲波檢查主要依靠醫生或者技術人員的經驗去判斷,相比之下,電腦掃描較為客觀。「電腦掃描影像清晰、分析力強;它能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幫助醫生斷症。」楊協和解釋,腎臟囊腫的分類非常複雜,「簡單來說,腫囊完全空心,裏面沒有『間房』(隔膜)或鈣化物,就可以較為放心。腫囊裏面愈多『間房』、鈣化物或固體成分,就愈大可能屬惡性。」 注射顯影劑,不單可以清晰顯示血管情况,而且可以增強不同組織之間的對比。家庭醫生鄭志文補充:「由靜脈注射顯影劑,透過血液循環...

    根據Bosniak分類系統(Bosniak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renal cystic masses),腎臟囊腫可分為5類。「Type 1和Type 2屬良性。如果不超過4厘米,毋須跟進。」楊協和說,除非有些水囊體積很大,病人感到痛楚或者出現排尿問題,就有可能需要施手術,否則不用任何治療。 Type 2F有5%變癌的可能。楊協和說:「介乎Type 2和Type 3之間,Type 2F需要跟進;建議大約6個月至1年再做(超聲波或電腦掃描)檢查,看看有否病變。」 至於Type 3及4,情况較嚴重。「Type 3有一半可能變癌,風險較高,Type 4則可確診為癌症,建議立即手術切除。」

    近年腎癌個案新症愈來愈多,鄭志文說與市民的健康意識提升,定期檢查身體有關。「簡單的小便常規檢查已可以驗出隱性出血,從而跟進。而上腹超聲波除了檢查肝、膽、胰、脾,也可看到兩邊腎臟。」接受體檢的人增多,發現腎臟囊腫的個案也相應增多。 楊協和認同:「不少病人都是體檢過後,拿着有陰影的超聲波報告前來求診。相比從前,腎癌個案的確多了,但大部分都屬於早期發現。」他說,及早發現和治療,即使患上腎癌,前景也相對樂觀。 文:麥穎姿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endopack@iStockphoto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01/HET20180118_01.mp4;https://video3.mingpao.co...

  2. 2018年5月14日 · 根據新加坡一項關於龍舟競賽的研究顯示,龍舟划手大多是在訓練時受傷,最常見的傷患位置是下腰,其次是肩膊及手腕,大多是肌腱及韌帶的勞損痛症,這3個部位的損傷,佔肌肉骨骼結構傷患總數約有六成。 除了肌腱受傷外,絕大部分龍舟划手也試過擦損、生水疱、曬傷、中暑等非骨科傷患。 傷患重災區:腰 肩 手腕.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我們可透過運動動作分析,理解下腰、肩頸膊、手腕的傷患成因。 龍舟競渡平均每分鐘約有80至90次划槳,競賽距離短則200米,長則2000米以上,其間腰部需要快速屈曲、後仰及旋轉;划槳時,內側的手臂大部分時間都要高舉過頭,並配合外側的手臂發力。

  3. 2018年11月13日 · 研究:頸脈搏預示腦退化風險 脈搏愈強烈 腦部愈易小中風. 【明報專訊】一項由多國學者做的研究發現,在超聲波掃描頸部中發現血管脈搏較強烈的人,10年後有較高機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問題,而認知能力下降是腦退化的首項徵狀之一。. 學者期望研究 ...

  4. 2023年9月19日 · 【明報專訊】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每年有超過5萬人去世,當中涉及急病、意外和自殺的個案約佔25%,即每4名死者就有1人在毫無預兆下突然離世。 面對突然而來的死亡,至親好友即時反應是震驚和難以置信;而其他哀傷情緒如 焦慮 、憤怒、遺憾、自責等亦會陸續浮現,維持多久則因人而異。 有些人在一年半載後有明顯改善,但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甚至永遠悲傷。 (編者按:筆者偶然讀到一名外國作家對哀傷的理解後,發現原來並非每份哀傷都可以放下,當哀傷無法縮小時,不如考慮將生命擴闊,令哀傷的影響力及佔據生命的比例降低……怎樣做到呢? 目錄. 至親突然離世 喪親者哀傷難放下 安慰陪伴勝說話. 喪親者或情緒激烈 需包容、接納、願意聆聽. 真正的陪伴:觀察和感受對方需要 從一支水到一個擁抱.

  5. 2018年3月8日 · 【明報專訊】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種罕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會持續氣促咳嗽,並會因呼吸衰竭而死。 近年有新藥「尼達尼布」(Nintedanib)可減慢病人肺功能退化,但該藥未被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患者需要自付藥費,每年約24萬元。 有罕見病組織成功游說藥廠資助患者自費服藥兩年後可獲轄免藥費,減輕患者經濟壓力,有關計劃將於下四(15日)正式推出。 料港400人患特發肺纖.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溫志堅表示,IPF至今病因不明,患者多為55到75歲,每10萬人便有約7至16人可能患病,估計本港約有300至400名病人。 IPF早期徵狀包括走路時感到氣促、乾咳,其後會出現呼吸困難,患者需依靠氧氣機呼吸。

  6. 2021年6月7日 · 冠心病高危因素眾多,分為可控制因素,如肥胖或因血壓、血糖、膽固醇水平過高而致心血管硬化;不可控因素包括年紀、家族病史、性別。 一般而言,男士患冠心病風險較高;而隨年紀增長,心血管會老化並失去彈性,如家族有早發性冠心病或膽固醇過高,均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冠心病屬常見心臟病,患者或因心臟血液供應不足而心絞痛。 何時才應做手術,開通阻塞的心血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