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人生路漫長當中總會有起伏今次個案剛剛失去了丈夫尚餘一歲女兒為方便父母支援出租目前尚欠390萬元按揭的自住物業搬近父母是否適當做法如何盤活現有資產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讀者本人4X歲剛

  2. 2024年4月8日 · 近半港人力拒繼承理財惡習 專家6歲形成理財觀 父母要有8大理財法. 個人增值. 撰文: 涂宇佳. 發布時間: 2024/04/08 14:21. 最後更新: 2024/04/10 18:16. 分享:. 港人理財看父母?. 半數力拒繼承理財惡習 港人父母最識這8大理財法. 「有其父必有其子也許並非一句 ...

  3. 2024年3月8日 ·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的報告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中大約三分之一依然與父母同住,「大多數64%的年輕人表示這種生活方式改善了他們的個人財務狀況步入成年本應該是子女陸續獨立的時候但這些年輕人似乎對與父母同住的啃老生活非常滿意——「 其中絕大多數69%的年輕人認為父母對其日常生活的參與程度符合他們的希望 ,而22%認為不夠,只有9%認為父母過度幹涉自己的生活。 相關文章: 研究:25至34歲仍住舊居者 10年後難以置業自立. 持證金融治療師Traci S. Williams向華盛頓郵報表示:「在與子女劃分經濟界限時,父母總是會經歷一場心理鬥爭。

  4. 2024年2月28日 · 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9月發表數據顯示當地住在父母家中的年輕人比例在過去20年來走高87% ; Pew Research數據指出截至2021年近四分一25至34歲美國成年人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居所中美國租樓平台RentCafe於2023年11月發表的調查亦指出41%與家人同住的成年Z世代受訪者表示認為自己會同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生活至少兩年。 地產市場飆升. 加劇Z世代住房壓力. 美國地產平台HotPads早於2018年已 估算 : Z世代一生中將於經通脹調整後的租金花費為22.6萬美元; 較千禧世代(80年代至90年代初出生者)多出約24,000美元; 比嬰兒潮世代(1946至1964年間出生者)多出77,000美元。 以下數據亦反映Z世代租樓困難驚人一面:

  5. 2022年4月22日 · 最後更新: 2022/04/23 09:53. 分享:. 政府統計處昨日(21日)出版2021年度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 當中顯示,全港家庭所有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500元,按年增加500元或1.9%。. 而你住緊嗰區,又喺18區中排第幾?. 按圖看18區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 . (按入息 ...

  6. 2022年12月14日 · CNBC引述Alliant Credit Union一項調查顯示最近對2,000多名成年人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其中在希望從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那裡獲得遺產的千禧一代中超過一半52%表示他們希望獲得至少350,000 美元。 但在計劃留下遺產的嬰兒潮一代中,有 55% 表示他們將繼承不到250,000美元。 對於嬰兒潮一代留下的遺產較少,有很多種假設。 Schwab Wealth財富管理總監Susan Hirshman表示,嬰兒潮一代可能考慮到自己身體狀況及醫療等其他因素,會在保障自己生計的前提下,再考慮將財產傳承給子。 Hirshman還説道,面對通脹高企,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經濟衰退等擔憂,嬰兒潮一代可能對自己財務狀況感到不穩定,所以在財產繼承方面也會更保守。 年輕人財務狀況堪憂.

  7. 2022年11月2日 · 【資產狀況】 港元存款:500萬. 股票:100萬元. 債券:44萬元. 自住居屋:500萬元. 總額:1,144萬元. 其實Franco的孩子已經40歲,有自己的家庭,亦有能力應付生活所需,包括供樓,所以Franco實際毋須為他有過多的擔憂。 但為人父母的都總希望為孩子多做一步,所以我亦理解他的想法。 利息變化影響儲蓄保險計劃. 由於Franco的理財目標很清晰,加上他和太太已經在退休階段,所以我直接從現金流開始為他規劃。 首先我要了解他的支出模式及包括的費用。 經了解,Franco用兒子的名義購買了一份儲蓄壽險,同時他透過保費融資方法增加滾存金額的效率及期望提升總收益。 他的說法是等同於每月供款,預算10年後便停止供款及提取累積金額。 雖然運作上是如此,但是概念上並不完全正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