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1日 · 2859. 辜千蓉. 現職:中國人壽昕立通訊處處經理. 入行年資:十六年. 個人座右銘:面向陽光,陰影就在背後. 個人成功關鍵:樂觀正面. 闡述保險價值的一句話:保險或許不能改變你的生活,但卻能讓你的生活不被改變. 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的風險承擔能力,以及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經濟狀況,只要透過適切的工具及早開始規劃,都能擁有安心無憂的老年,退休後依然保持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 人們每天努力工作都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很多人忙著累積資產,卻忘了考慮自己的老退生活及疾病或意外帶來的影響。 一輩子努力累積的財富,可能在 老年時所剩無幾,抑或是因為治療疾病而耗盡。

  2. 2017年11月5日 · ★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 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Chinese Insurance Agency 500)是全球保險行銷團隊世界級的品牌榮譽,是華人保險業菁英團隊最高榮譽,也是人壽保險領域專屬團隊領導人的最高榮譽,更凝聚起世界保險行銷團隊經營上的智慧結晶。 藉由會員之間的經驗分享、交流與合作,將不斷拓寬經營格局和視野,創建華人保險行銷團隊經營的新思維,引領行業朝著更高、更快、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組織管理經營是一門專業的技術,一個團隊能夠長期維持高績效,且還能逐步成長、擴大組織,甚至富有願景與使命,擁有優良、正向的團隊文化,領軍人物絕對是團隊中的重要靈魂與精神支撐。 一個傑出領導人是如何創建系統、培養人才、拓展組織、領導統御,進而持續帶領團隊夥伴卓越,往更高的績效與成長向前?

  3. 2019年7月1日 · 從事保險業多年來的經驗,讓王美君憶起,她當初踏入保險業就是因為享受獲得客戶信任與支持的感受,更喜歡客戶對她的那份尊重,讓她深刻體會到什麼是責任、使命與愛。 因為愛,她有動力將行業的信念帶給無數個家庭;因為客戶的認可、掌聲,以及獲得的榮譽感,讓她願意為保險業奉獻人生,乃至於願意與時俱進,學習更多更全面的專業知識,藉此服務每一位珍貴的客戶。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3期.

  4. 2019年11月1日 · 2019 年 11 月 1 日. 1057. 0. 國際龍獎IDA百人團隊,代表的是一個團隊至少會有100位以上的團隊夥伴拿到IDA的資格,這需要一個團隊的高度紀律性、行動力、目標感與榮譽性,代表著這個團隊有著共同的願景與目標,並且可以堅持前行,最終實踐卓越。 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卻可以走很遠。 榮譽,當我們積極地去展現它時,自然就會受人尊重,而IDA百人團隊除了是實踐個人的榮耀外,也是一群人共同朝一個方向積極地去追求的境界。 分析並統計二 一九年IDA百人團隊所創下的卓越紀錄,今年總共有8支團隊挑戰成功,累計共有1,511位IDA會員,團隊獎項平均人數白金獎有8位,金龍獎有5位,銀龍獎有19位,銅龍獎有161位;每一位IDA會員的平均FYC為7萬595美元、平均成交件數為52件。

  5. 2020年2月1日 · 2020 年 2 月 1 日. 1030. 0. 每當踏入主管的辦公室,你可曾看著那一座座獎盃感到羨慕? 當與其他保險業務競爭,你可曾因為名片上的獎章不如人而落敗? 聽到主管又出國領獎時,你可曾希望自己也是能夠一同出國的一分子? 榮譽獎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打自進入公司起,各式各樣的獎項就充斥在保險生涯中, 但是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我們應該挑戰自我、追逐榮譽獎項? 又為什麼應該在公司獎項之上,再挑戰國際級的榮譽獎項? 為什麼要給自己一個榮譽? 為什麼要給自己一個標準? 為什麼要給自己一個要求? 本次每月特輯採訪10位國際龍獎IDA會員, 透過他們的現身說法,一同掃去眼前迷霧, 瞭解我們為何而戰,以及如何作戰! 詳細內容請見↓. 突破自我,超越極限,榮譽經營成就更好的自己.

  6. 2018年3月16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3 月 16 日. 1734. 國際龍獎IDA榮耀殿堂. 2,500位菁英挑戰自我榮耀,努力創造璀璨紀錄及盛事華章. 文 官錦昌 攝影 陳瀅湘. 共度榮譽與智慧的盛宴. 卓越者堅守保險真諦與本質. 用「堅持」與「想要」挑戰自我巔峰. 1.目標明確, 2.信念堅定, 3.熱愛學習, 4.強大企圖心, 5.定位自我, 為追求更高目標持續前行.

  7. 2019年7月1日 · 1341. 推廣保障型商品不遺餘力的王海誠,深刻瞭解到自己的工作是可貴的,未來除了會持續推廣保障型商品外,也會將重心放在銀髮市場,希望能不斷提高保戶保障型商品持有比率,讓老有所依、老有所終,家家戶戶都能有所保障。 保障型商品有別於投資型,回歸到壽險的本質,但在銷售上卻是一大挑戰。 因為投資型或儲蓄型商品可以藉由數據呈現出投資的回饋,如月配息、年報酬率等,民眾因為看得到,自然比較有感;反觀,保障型商品卻是要等到事故發生後才有實感,在當下一切平安之時,大部分保戶的觀念都認為保費繳交是有去無回,不知道到底為何而繳,因此相對於有報酬數據可呈現的投資型商品來說,業務人員的銷售難度確實較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