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17日 · 「節哀順變」、「時間會沖淡一切」等無助紓緩情緒. 香港大學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指,自殺喪親突然失去至親,事後經歷及過渡尤為辛苦,「節哀順變」、「時間會沖淡一切」等「鴕鳥式」説話,無助紓緩情緒,亦予聽者「行貨」感覺,旁人應避免以此作出安慰,以免有反效果。 她又指,「係你搞成依家咁樣」等指責式說話亦是大忌,只會增加自殺喪親者壓力;追究原因如「點解會發生呢種事? 你哋搞咩呀? 」等說話亦應免則免,如對方自行提及,則應盡量耐心陪伴,另給予喪禮後事協助最為實際。

  2. 2022年4月12日 · 如何安慰喪親者? 除此之外,不少人在面對伴侶、朋友正經歷喪親之痛時,作為身邊人很多時雖有想安慰對方的心意,但卻總是無從表達。 張漢奇醫生對此就有三大建議,當中包括有些安慰說話原來並不應向對方說:

  3. 2019年11月19日 · 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在安慰朋友前可先留意自己精神和心理狀況是否適合安慰他人。 此外,如當時人未準備好,不必強逼對方覆述事情經過,以免他們再度受傷害。

  4. 2018年4月17日 · 日前有網民於討論區發文,斥責一眾同事就某同事的父親離逝而向對方送上帛,認為他們是「扮有人情味」,又認為生死本是平常事,並沒什麼大不了,結果引來不少網民回應。 事源有網民在討論區開帖就給予同事家人帛金一事宣洩不滿。 (「香討」應用程式截圖) 不少網民都留言回應,有人指,送上帛是一種社交禮儀及習俗,跟參加別人婚宴送上人情及新年時派利是的意思差不多,亦有人教導事主可找藉口,例如由於屋企有喜事,為免紅白相沖,因此不方便送上帛。 其他網民留言(按圖放大) 其他網民就同事應否送上帛金一事提出意見(「香討」應用程式截圖) + 4.

  5. 2023年7月21日 · 有沒有試過你本意想安慰別人,但卻帶來反效果,甚至產生口角? 讓我們和大家分享一些溝通需要注意的技巧,以非批判聆聽及溝通方法,來達到關懷別人的效果。

  6. 2019年7月2日 · 「一個好的喪禮應該能夠幫到死者家人,令他們感到安慰,不只是完成一個儀式。 我對他那句說話印象很深刻,他或者覺得喪禮是做給人看,是沒意思的儀式,但送別一個人不應該是沒意思的儀式。

  7. 2017年11月25日 · 熱爆話題. 病危爸爸:「我快要死嗎?. 」 護士建議家人這樣答讓病人不難過. 撰文:書摘. 出版: 2017-11-25 09:00 更新:2017-12-03 12:06. 當摰愛的人病重,留在這個世界的日子已所剩無幾。. 若果他問道:「我快要死了嗎?. 」我們應該坦白回答,還是隱瞞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