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10日 ·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的日子,今年剛好滿25週年,香港政府為了慶祝回歸,推出主題曲《前》,由香港大咖藝人包括由劉德華、張學友、譚詠麟、鍾鎮濤、陳慧嫻、草蜢、李克勤、容祖兒、楊千嬅、呂方等獻唱。

  2. 2019年7月1日 · 「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別讓誰去改變了你,你是你或是妳都行,會有人全心的愛你…」,蔡依林悠悠唱出〈玫瑰少年〉的歌詞,猶如替性別氣質與生理性別不同的少數族群,打了一劑強心針。 如今這首歌曲登上第30屆金曲獎舞台,更加肯定華語歌壇天后蔡依林,不斷為少數族群發聲的初衷。 玫瑰少年與葉永鋕之死. 「葉永鋕提醒了我,在任何情況我都可能成為某種少數,所以我更要用同理心去愛任何我身邊的人。 這首歌獻給他,也獻給所有曾經認為自己沒有選擇的你,你一定要選擇你自己。 」 蔡依林 一席話,激起台下掌聲如雷的讚賞,網路上更是不斷轉錄Jolin該語錄的圖卡。 時光追溯到2000年4月以前,當時的葉永鋕是一個平凡不過的屏東縣國中生,唯有一點與別人不同 —— 陰柔且偏女性化的性別氣質。

  3. 2023年1月9日 · 在台灣只要聽到世界名〈少女的祈禱〉、〈給愛麗絲〉,大家都會乖乖把家中垃圾拿出來丟,你有想過為什麼嗎? 英國《衛報》特別撰文報導有關台灣的「垃圾車文化」,介紹台灣因為長年實施「垃圾不落地」,因此讓街道相對變得乾淨衛生,更指出台灣回收率高達55%,是全世界回收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至於為什麼垃圾車會撥放〈少女的祈禱〉、〈給愛麗絲〉,《衛報》追查原因,發現說法其實各有不同;有一說是這些音樂為1960年代台灣從日本進口垃圾車時,車輛的原廠設定;另一說法則是認為車輛來源為德國,所以才會放上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創作的世界名曲〈給愛麗絲〉。

  4. 2021年9月2日 · 《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日前被藝人吳宗憲指控,涉嫌抄襲西洋老歌《Reality》後便掀起輿論熱議,隨後有網友挖出,該曲與中國2019年的鋼琴演奏曲《自由が丘》、日本2015年福音歌曲《主は我らの太陽》也非常相似,讓部分人諷刺《刻在》是「抄襲你的抄襲」、「原來是拼裝車」。 儘管《刻在我心底的名字》該曲3位創作者許媛婷、佳旺、陳文華發聲明強調,絕對原創、沒有抄襲,文化部也表示,若作品涉有抄襲,依《著作權法》規定,應由著作權人提出,經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嚴謹的專業判斷,文化部影視局再依據判斷結果進行後續處置。 而《Reality》的原唱Richard Sanderson認為,只有副歌有點相似「但不能說有任何抄襲」,《自由が丘》作者JINBAO也回應,「前面確實挺像。

  5. 2023年6月28日 · 這首夯〈50元的檳榔〉兼有魔性歌詞與洗腦旋律,推出當年就入圍第12屆金音創作獎,躋身最佳嘻哈歌曲獎獎項。 雖然最後沒能得獎,但彼時年僅18歲的潮州土狗(以下簡稱土狗),已留下該獎項史上最年輕入圍者的紀錄。

  6. 2019年6月25日 · 1989,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過每一分鐘! 1989年這首黑松沙士廣告曲讓張雨生被大家認識,歌曲極富活力,剛好跟剛解嚴、充滿各種希望的時代結合,一句「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讓許多年輕人都被這首歌所打動,為自己的前進注入滿滿希望。 之後此曲被收錄於張雨生1994年專輯《自由歌》中,人氣歷久不衰,後續也被胡彥斌、蘇打綠等翻唱。 Video unavailable. Watch on YouTube. 1989,永遠不回頭. 「永遠不回頭,不管路有多長,黑暗試探我、烈火燃燒我,都要去接受,永遠不回頭……」

  7. 2020年4月21日 · 客家金曲歌王黃連煜,今年60歲, 依然堅持走一條顛簸叛逆、屬於他的音樂道路。 32歲那年,黃連煜在酒吧遇見陳昇,因緣際會組成了「新寶島康樂隊」,這段時間他唱了很多巡迴表演,嚐盡爆紅的滋味,卻也逐漸消耗了他對音樂的熱情,於是一句:「我不幹了! 」便就此銷聲匿跡。 起初只打算稍作休息,沒想到轉眼間, 黃連煜已經離開新寶島康樂隊十年了。 原以為十年過去,對音樂的熱情會就此熄滅,但生活不斷提醒著他對客家山歌的熱愛,這個火苗一直在心底最深之處燃燒。 既使知道做客家音樂是一場不太有贏面的賭局,黃連煜還是一頭栽了進去。 黃連煜Ayugo總是說:客家音樂就是台灣的體味。 在都市待久了,身上的味道會越來越淡,只有透過某些方式記住自己的味道,你才能到找到回家的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