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3日 · 中央政府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組長仝小林院士昨日(2日)接受聯合採訪時表示,專家組全面調研了香港使用中醫藥治療新冠患者情況,認為有一定成效,下一步亦要推廣居家康復使用中成藥。 他表示,針對「三減一優先」這個總體目標、原則,來推動「三易」的落地,包括「易懂」、「易行」及「易得」。 仝小林提到,建議特區政府將中醫藥納入政府的醫療體系,確立中醫藥應有的地位,不應只限於應急時使用,而是在常態下經常廣泛使用,並建立長效機制。 他強調,中醫藥可與現行2款新冠口服藥同時使用,以起中西藥互補作用,但患者在服用中藥和西藥之間,最好分隔半小時以上,同時觀察不同藥物服用後,有無出現副作用。 他又提出要推動「三易」的落地,即「易懂」、「易行」及「易得」。

  2. 2023年9月12日 · 事隔五年再來到大灣區,用了一個星期走訪不同生物科技、製藥企業,採訪持份者等,此行有什麼收穫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信息非常分散,沒有人能夠告訴你完整的故事,所以你真的需要很努力理清思路。

  3. 2023年6月9日 · 受限於本港現有新註冊制度,「國藥港用」阻力重重,令一國之內的本港病人無法受惠於國家的科研成果,有藥無得用。. 有團體倡議政府「拆牆鬆綁」,考慮將目前兩張CPP(藥劑製品證明書)的標準減為一張,或仿效澳門審批安排,意見值得有關部門 ...

  4. 2023年3月15日 · 發表於 2023-03-15 18:31. 分享. 讚好67.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及「長新冠」療效顯著,令中醫藥在港人中的認受性得以提高,市場發展擴大。 日前,港區政協常委高永文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發揮港澳優勢,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研發在港澳、產業化在內地、市場向海外」的中醫藥發展合作創新模式。 對此,本港資深行家坦言,香港無論在地理、背景、制度及科研上,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因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很多人到中醫診所求醫,使得他們願意嘗試中醫。 治療後,病人對中醫藥建立起信心。 事實上,近年來中醫藥在港發展迅速,成為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 加強與大灣區各城市合作,邀請各地專家及海外專才跨區域合作研發項目,並由各地中醫學者參與,對開拓中醫藥發展和國際市場意義重大。

  5. 2022年3月23日 · 港大團隊統計了本港新冠病人數據,發現在預防重症方面,發現長者無論接種科興還是復必泰,只要打齊3針, 預防重症和死亡率皆約為98% ,兩者差距並不大。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數據顯示最重要是打齊3針,打3針後打哪款都「沒所謂」。 統計數據顯示,在預防重症方面,20至60歲患者打1至3針,保護力分別有6成至逾9成8;60歲以上長者接種復必泰,預防重症率約6成6至9成8,科興就由約4成至近9成8。 預防死亡方面,20至60歲患者打復必泰,不論打多少針,預防死亡率都是9成多;若打科興,1針預防死亡率有約6成半,接種兩針後便可增至9成4。 60歲以上長者接種疫苗預防死亡的成效最為顯著,只打一針復必泰,預防死亡率是7成3,打齊三針達到9成8。

  6. 2021年8月28日 ·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經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批准註冊,並在香港使用5年以上的傳統外用中成藥的註冊持有人,可透過簡化流程向當局提交註冊申請,成功獲審批的中成藥可在大灣區銷售。 食物及衛生局表示歡迎簡化審批流程的安排,又指會積極向香港中成藥業界推廣有關措施。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歡迎簡化審批流程的安排,並感謝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有關當局一直以來對香港中醫藥發展的大力支持。 她指新措施能便利香港中成藥製造商開拓市場,長遠亦能為香港中成藥「走出去」創造優良條件。 原圖: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大公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7. 2022年3月29日 · 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共計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擔任組長,成員包括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張忠德、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苗青、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張煒、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鄒旭、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張睿智、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治醫師李修洋。 下午開始會依照政府安排,展開援港抗疫行程,包括出席座談會。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標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