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6日 · Vicky在課堂上簡略分享書法技巧主要字體揮春演變再教導揮春書寫技巧包括潤筆執筆筆順中鋒運筆收筆還有坐姿腕枕和其他工具的用法等。 課堂主要教導行書和楷書,「行書活潑,楷書端莊,書寫效果各有喜好」。 至於寫揮春的要點,「(字的)線條可以粗些,字體要圓滿,貼在牆上才清楚好看」。 揮春以四言揮春和斗方為主,前者是四字祝賀詞。 Vicky表示:「香港人要的揮春,圍繞工作和求財為主;亦愛食字如『財息兼收』、『日日爆數』,學生則有寫『過三爆四』及『摘星』之類的學業祝願。 」她指有些賀詞要留意原意,例如「五福臨門」的五福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和善終,若無善終的考慮,可以改寫「福壽康寧」。 「田」開口 「 十」變「X」 寓意鴻福無邊. 斗方主要寫福字,或「招財進寶」等合體字。

  2. 2024年1月19日 · 昨日在香港殯儀館設靈今日出殯她的現任丈夫許智政一早到靈堂打點兩子許溢和許量隨後由親友陪伴到場黎淑賢跟前夫盧惠光所生的兩子盧俊諺與盧俊希亦有現身送別亡母前夫盧惠光致送寫有淑德流芳花牌悼念

  3. 2021年1月26日 · 【明報專訊】資深藝人李香琴(琴姐)本月4日離世,享年88歲,家屬昨午於紅磡世界殯儀館為她設靈,與好拍檔譚炳文喪禮一樣選用「世界堂」,晚上舉行追思會,今早大殮儀式後,靈柩奉移柴灣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琴姐生前人緣甚佳,昔日好友胡楓、謝賢、凌波、金漢、李司棋、汪明荃等到靈堂 ...

  4. 2021年11月2日 · 花牌獅頭等展品更以開放式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伍志和表示有信心市民參觀時會尊重展示及展覽陳設荃灣三棟屋博物館的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中心經過大規模展覽更新後明日3日起全面開放予公眾參觀並推出全新 ...

  5. 2023年9月10日 · 盤中食:煮麵達人金城武教會我的那些小事 綠色生活:校園花圃種寄主、蜜源植物 蝴蝶飛入城市中 社會實驗:馮穎琪帶領6至102歲齊創作 關注腦退化 記得哼首歌

  6. 2020年6月25日 · 2020年6月25日星期四. 端午節|糉、粽、糭哪個字才正確? 中文系講師端午節「糉」字逐個解 (08:05) 圖1之1 - 端午節吃「糉」還是「粽」? 中文系講師話你知。 (明報製圖) 端午包糉吃糉 應節,坊間常見把 糉子 寫成 粽子 或 糭子 ,「糉」、「 粽 」或「糭」哪個字才正確?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洪若震博士翻查資料,解答「糉」字的疑問。 「糉」 洪若震認為,三個字中,「糉」才是正字。 他指出,網上很多資料稱「糉」收錄於東漢的《說文解字》,其實是錯的,此字出現於北宋時整理的《說文解字新附》:「糉,蘆葉裹米也。 从米㚇聲。 」「糉」早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已有記載,有種食物叫「角黍」,又叫「糉」。 「粽」字估計最早出現於魏晉南北朝,最遲在唐宋之間。

  7. 2022年8月21日 · 【明報專訊】人世間有一種怪癖,叫做「整齊段落強迫症」──今年書展,香港中大中文系副教授黃念欣交出的一部散文集《夕拾朝花》,就印證這頑固雜症的存在,更準確地說,這是由3年多前誕生的同名專欄觸發的「強迫症」──總之,誓要令每個段落最後一行剛好填滿。 作為過去其中一名世紀版編輯可以作證,那電子檔內一段段剛好寫滿的格仔在讀過書序後的確déjà vu般重新湧現眼前。 不過,這個自2018年10月開展、其間歷經時代更迭的寫作,當然還不止格式上的執著,《夕拾朝花》還帶來了「極限寫作」中,限制與自由的辯證。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