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日 · 2023 年 5 月 1 日. 0. 477. 你是不是也曾推薦過別人好吃的巧克力,或者某部讓你欲罷不能的影集? 為什麼? 是不是因為,你真的覺得「這個很棒」? 保險也是一樣,雖然是無形的商品,但是能透過業務員的服務讓客戶感到溫暖、在必要時發揮效用,並且使其覺得「你和保險」真的很棒。 只要詢問資深的保險業務員,他必定會告訴你「轉介紹」是經營保險銷售的關鍵,也是一個業務員能否在行業裡做長、做精、做好的原因;當一個業務員將「轉介紹」融入從業生涯中,他就不必擔心下一保單的著落,也能省下許多時間與精力去上課、學習,精進自己,最後將所學運用於服務之上,成為一個正向循環。

  2. 2021年4月1日 · 2021 年 4 月 1 日. 1318. 0. 提起早會張瀞心笑言:「穩定架設一個可輕易複製的系統是我的畢生追求我的早會一直是一個穩定的模式。 夥伴們只要知道今天是週幾,就會知道今天的課程大概會是什麼題材。 第1階段 早會就位. 8:51~9:00 集合. 上千通訊處全員已就位,準備迎接早操,開啟新的一天。 第2階段 早會開始. 9:01~9:15 日控. 區經理開始詢問夥伴的定聯、約訪狀況,適時提出指點。 第3階段 早會主軸. 9:16~10:30 主題訓練. 第3階段,是每天早會最大的不同之處。 上千的早會週一固定是「行銷話術演練」,週三固定為「增員話術演練」,週五皆為「經委會時間」。

  3. 2020年12月1日 · 啓峯是一位相當願意做家庭拜訪的主管,在準增員對象正式加入團隊前,他會先去拜訪夥伴的家長或是配偶,讓他們知道新進夥伴會接受什麼樣的培育,以及公司新人相關的配套措施。 夥伴能否成長及親屬是否安心,是啓峯相當重視的,相反的,如果主管只是說「就讓夥伴來闖一闖、試試看」,這樣的說法其實容易讓人產生疑慮。 啓峯認為銷售別人一保單,只要對保單負責;但聘請一個人加入團隊,主管就負有對其人生一部分,甚至是一輩子的責任。 用正確的態度及言語讓夥伴建立正確的心態後,夥伴只會想著要怎麼樣才能做下去、做得更好,而不是萌生離去的念頭。 當整個辦公室呈現的文化氛圍是如此,夥伴自然就不會有離開的打算。 3類型增員對象,有效提高人員定著率. 啓峯建議在組織發展初期,「沒有退路的人」會是很好的增員對象。

  4. 2020年10月1日 · 2020 年 10 月 1 日. 0. 112056. 拋去藝人、明星等光環,在風險面前,其實也只是再平凡不過的民眾。 他們同樣需要一位優秀的保險業務人員服務,幫助他們發現風險,然後用保險築起對未知未來的保障。 回憶起我們小時候,總有同學在作文上談著未來要當大明星的夢想。 我們總能在電視看到許多光鮮亮麗的藝人,他們可能是歌手,可能是演員,可能是通告藝人,可能是模特兒,也可能是剛從選秀節目脫穎而出的新星,甚至是一個人把上述所有身分都擁有了,那會是多麼受人注目與景仰。 但是藝人的生活是否真的這麼令人羨豔? 是不是真像我們小時候以為的那樣,受人歡迎又能賺大錢? 讓我們透過歌手陳曼青的訴說,一揭演藝圈的神祕面紗。 揭開歌手的神秘面紗.

  5. 2021年2月1日 · - 2021 年 2 月 1 日. 1232. 0. 高齡化及少子化帶來的長壽風險,不只要注意醫療保障及長期照顧,在沒有工資收入的退休後生活,如何準備好養老基金,是每個人都應仔細思考的大事,更是保險業務人員對客戶的責任,中國人壽毅品通訊處處經理雅如,以其多年累積的專業及自身案例,讓客戶對她充滿信任。 隨著臺灣高齡化帶來日益顯著的長壽風險,如退休後不再有工資收入,「吃老本」的時間愈來愈長,同時高齡者體況難免較弱,可想而知成為弱病體的時間也將拉長,對於醫療及被照顧的需求也提升。 因此從廣義來說,老年規劃或可稱退休規劃,對個人、家庭乃至於整個社會而言,將是愈發重要、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退休規劃大致可分為養老基金、醫療準備及長照準備3大部分。

  6. 2019年5月1日 · 2019 年 5 月 1 日. 0. 4037. 業務人員在與民眾溝通時,應該先為民眾建立保險的價值,以及醫療險種「前、中、後」3區塊保障的觀念,讓民眾真正理解風險與需求,才能引導民眾接受真正足以保護自己的保險規劃。 許多民眾在購買保險時,往往有2種迷思:一是「有買就好」,輕忽了風險,也低估了風險來臨時需要多少保障;二是「先求好再求全」,只想著要購買終身險一次到位,卻因為保費較貴而預算不足,結果不但保額拉不高,保障也做不全面。 對於這樣的情形,富邦人壽高秉通訊處處經理劉昶德表示,業務人員在與民眾溝通時,切忌以商品面為溝通導向,應該先為民眾建立保險的價值,以及醫療險種「前、中、後」3區塊保障的觀念,讓民眾真正理解風險與需求,才能引導民眾接受真正足以保護自己的保險規劃。

  7. 2023年10月1日 · 原本是家庭主婦的維真,基於喜歡學習的想法,於40歲才進入保險業,至今也已邁入15載。 她認為各行各業都需要專業,成為保險業務員自然也不例外,不過不同於其他金融服務人員,保險業更看重於人與人相處的溫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