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6日 · 先生現時有一對孖女,而他夫妻兩人極度喜歡小朋友,也有計劃在英國安定下來,很大機會會再生一個弟弟給兩位小公主,所以要把這筆資金分成多少份財富傳承的儲蓄計劃呢?

  2. 2024年4月2日 · 美國註冊財務策劃師Andrew Fincher認為,雖然還款也應該是20歲人士關注的重點,但30出頭可能是還清十年來大小債務的最佳時期,因為這個階段往往會人工加幅高,賺更多錢,還款能力最強: 當你30多歲的時候, 你有能力還清更多錢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間框架,可以真正嘗試不讓債務延續至40多歲。 Fincher的觀點合理,在於30歲人士面對更多人生大關,包括生兒育女和買樓等,財務負擔更重,或者簽下更巨額、年期更長遠的債務例如按揭,更有必要跟過去「好好了斷」,才能邁步向前。 許多背負學生債務的青年需要同時處理多筆貸款,信用卡債務亦是類似,很多不只拖欠一卡的卡數。

  3. 2020年6月5日 · 61歲的倫道夫在Linkedin分享,當年他21歲剛畢業、踏進社會工作時,父親給了一手寫的清單,紙上寫有8個成功守則,倫道夫將此傳授給他的孩子,又將這清單「正本」置於浴室的鏡子旁。

  4. 2023年7月30日 · 資料顯示,由2023年1月1日起,月薪超過750坡元(約4,400港元)的55歲或以下打工仔,每月需要供款收入的17%,僱主亦要為僱員供款20%;55歲至60歲的打工仔,每月供款比例為月薪的14.5%,僱主則是15%。 Thomas指出,對比新加坡的彈性供款比例——在經濟表現不佳時下調,當經濟再次向好時上調,香港已經起步一段長時間,應該考慮提高強積金供款比例。 不過他認為,香港也有值得新加坡借鏡的地方,包括允許更多資金進行投資、更多強積金基金可供選擇等等。 調查:21%希望公司增加供款. 信安今年6月發布一項調查,發現在通脹持續上升、政府及僱主停止提供與疫情相關的財政支援下,有40%新加坡、香港及馬來西亞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沒有信心在欠缺額外財政援助下管理個人財務狀況。

  5. 2020年7月23日 · 其他可以證明需高度依賴申請人維持生活的成年受養人(dependants),例如父母或18歲以上的子女。 沒有BNO的父母或子女可一同申請嗎? 《BNO簽證政策聲明》指,考慮到不少持BNO港人的子女為97後出生,不符合申請BNO的資格,而且已年滿18歲,在英國的移民系統中 ...

  6. 2023年12月30日 · Perkins表示,你需要在錢財能為孩子最大化助力的時候將給後代,而不是等到你死後以遺產的形式給他們。 美國聯邦儲蓄委員會的數據顯示,60歲是人們最常收到遺產的年紀。

  7. 2020年11月9日 · 兩子得知自己可承繼大部分遺產後,先後「變臉」將父親趕出家門,吳伯後來幸獲幼女照顧才能安享晚年。 臨終前吳伯靠一招終擊反擊,令兩名「不孝子」自食惡果。 【網民繼承祖父2,700萬元蘋果股票 問︰應不應該賣? : 按此 】 兩名「不孝子」先後「認錢不認人」 據 《三立新聞網》 報道,台灣地政士全聯會副執行長蕭琪琳分享一宗案例,指曾有一名70多歲的吳伯,妻子早逝,獨力撫養2子1女,一直按照傳統觀念與長子同住,次子與幼女則早已成家立室而遷出。 由於自己年事已高,吳伯決定在自己尚意識清楚時立下遺囑,將價值5,000萬元新台幣(約1,350萬港元)房產留給長子;餘下5,000萬元新台幣(約1,350萬港元)財產則給予次子和幼女平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